5.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1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逃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遮中写下了这首诗。 1.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归帆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有些什么事,广播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帮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船老大一面不谆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嗨!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沉沉夜暮笼罩着每个鱼家的笑语和沉思,无论是哪条船上的人们,都休息了,积绪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既使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也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的词,再解释词语。(2分) 喜笑颜开:__________________ 垂头丧气:___________________
2. 划出文末一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把改正过来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归帆”的景象的?从文章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3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明天的信念”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30分)
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的人彷徨等待,依赖别人;有的人悠哉慢行,顺其自然;有的人自我激励,奋力奔跑……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会明白自己跑起来有多么重要。 请以“让自己跑起来”为题作文。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2)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阅读法。
2.C[解析]略
3.B[解析]对学生的语丈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综合测试。 4.A[解析]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二、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
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三、简答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 (一)填空题
1.徜徉 纷繁 陶醉 滋润 2.儒 春秋 思想 教育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