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忆江南》教学设计
盘锦市双台子区陆家学校 王合微
2013年6月18日
《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会写生字“谙”。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根据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感知词的大意。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在读中悟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课件)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看图片。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
猜一猜,这是哪? 【江南】
江南风光旖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江南为官,那里的风景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他辞官回乡后,在67岁那年写下一组绝唱《忆江南》,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一首词——《忆江南》。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1
二、知词人、解词题
1、介绍作者。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先来介绍一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草》。
2、解词题。出示《草》和《忆江南》让同学们观察古诗与词的不同之处,了解词这种文学体裁。
老师介绍,词最初为曲,也叫曲子词,因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忆江南》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却是一致的。
齐读词题——《忆江南》,忆就是回忆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题目:这首词写的是诗人白居易回忆江南。
3、自学这首词。
(同学们自学前交流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出示提示:1、自读词句,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2、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学习方式: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学习时间: 3-4分钟。 三、明词意、悟词情 学生汇报,老师指导。
1、指名读,小组合作读,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2、学习生字“谙”、解释其意思并组词。重点指导写好“谙”字。写字时要注意交给学生写规范字方法:一看、二写、三对照。让学生先看字的结构,
2
然后自己书写,教师加以指导,最后让学生与规范的字对照查找不足,修正之后再写。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
3、理解“蓝”的意思。蓝的意思是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它不是现在我们常说的蓝色的蓝,而是一种植物。
4、理解词意。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全词中,默读全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5、找词中美景。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词,找出作者描写江南美景的词句。 板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体会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江南的绚烂春景。 对比感悟: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似火。
哪个好,为什么?体会作者用字之妙。
指导学生们读出这两句词的停顿、重音、语调来。
播放音乐,让学生们闭目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这两句词描写的意境。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形象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把想到的意境,看到的景象和词中表达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情感朗读。借助多媒体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
6、悟词中情感。你可知道当江南“江花胜火,绿水如蓝”的时候,诗人在哪里怀念江南?
【洛阳】
洛阳在北方,这时候洛阳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资料介绍《魏王堤》了解北方的春天,通过对比,体会作者思念江南的心情。了解到此时洛阳的春天的情景,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吗?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