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着力改善城乡环境 助推新型城镇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56: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着力改善我县城乡环境、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契机,围绕县城建设“两翼齐飞”,联动黑河片区开发的总体思路,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富有文化内涵、清新靓丽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城北西北地块和滨江路综合开发,加快50米40米景观大道、黑河片区开发、二二四入口景观、樊坟坝污水泵站及配套截污干管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集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中心隆起、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城市到重点镇的聚集效应的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形成县城、中心镇、集镇链接配套、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一)坚持规划先行。一要大气做总规。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和集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筹解决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问题,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同时,要倡导“阳光规划”,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二要精细编详规。抓紧制定产业布局、交通路网、修编土地总体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加强对城镇新区、重要地段、重点组团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把能看得准的先做了,看不准的先放着,给后人留下空间。同时,要做好水电气、通讯、环保、防洪、绿化、防震减灾、历史文化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三要严格抓落实。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

性约束,坚决克服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决不能让规划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一书两证”制定,对未办理“一书两证”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使规划与建设无缝对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关口前移、源头管理,把各类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坚持产业支撑。一要搞好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城镇产业功能,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统筹发展、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由有关部门统筹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划分各自重点发展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现象;各乡镇根据发展规划,加快修订和完善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认真做好园区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项目向园区集聚,关联产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大项目、大企业向园区集结,加快工业强县进程,实现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二要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培植新兴产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相结合、与争资立项相结合,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三要壮大第三产业。城镇新区建设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规划确定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出台具体配套政策,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强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建设培育商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大型购物中心。突出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努力打造“高峡出平湖”向家坝旅游景区、“百里翠湖”越溪河风景区、“环列如城”石城山古战场遗址等旅游景区,依托九彩虹农

家乐等特色生态农业新村,打造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从而有效促进了城乡环境改善和形象提升。

(三)坚持突出重点。当前,我县城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要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抓好“五大建设”。一是以“两翼齐飞”为核心,打造县城亮点,加快推进金沙江防洪堤和滨江路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推进城北新区西北地块土地开发整理,强力推进50米、40米干道建设,加快推进樊坟坝污水泵站及配套截污干管建设,加快推进旧城街道、公厕、绿化等建设,加快推进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着重改善交通状况,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中村”改造,统筹城乡资源,推动城镇发展。二是以城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农贸市场、停车场和公厕等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狠抓城乡公用设施建设。三是以城市重点街路配套建设、乡镇场镇道路改造、乡村道路硬化,完善道路护栏、路灯、绿化等为重点,加快县城国道过境段道路改造工程进度,狠抓城乡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四是以治理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打造特色街区、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灶、改厕、改圈”为重点,狠抓规划建设和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居住环境。五是以开展河流沿线植树植草活动、社区及庭院绿化、广场绿化等为重点,狠抓城乡公共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四)坚持标本兼治。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治理脏、乱、差现象,实现洁净化,是当前重点,是治标之策;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是着力方向,是治本之策。要在方法上坚持标本结合,正确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在措施上坚持堵疏结合,把疏导工作作为改善民生重点,科学规划;在队伍上坚持专群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群众运动相促进;在时间上坚持长短结合,把阶段治理和长效机制相

结合,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有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管理标准,进一步理顺县、乡镇、村(社区)的管理体制,强化属地全责管理和行业部门管理职责,使城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二是完善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县、乡、村稳定的保洁队伍。各乡镇要完善城镇管理机构,落实3人以上的场管办专职人员;严格按规定配置环卫工人,达到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场镇附近村民)的3.5‰;完善基础设施,设立满足需求的环卫工具、垃圾堆放场、果皮箱、垃圾池、垃圾焚烧池。加强农村“三乱治理”,各村要设立1名环境卫生监督员,同时在每个乡镇建立示范村开展“清洁卫生户”评比工作。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完善投诉举报电话、投诉信箱等机制。建立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实行下管一级考核制度,完善县考核乡镇、乡镇考核村(社区)、村(社区)考核农户(居民)的逐级考核机制。对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单位和部门,严格追究责任。

搜索更多关于: 着力改善城乡环境 助推新型城镇化 的文档
着力改善城乡环境 助推新型城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iil4bx986cyp27mp9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