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及疏浚工程施工导流及施工度汛方案 1.1 施工导流
1、导流标准
导流建筑物的等级为Ⅳ级,采用洪水标准:按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10年一遇洪水设计。
2、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
A段堤防背水坡矮培现状为水塘,将塘水排除方可施工,采用潜水泵排水抽干。
各穿堤涵闸均采用一次性截断河道,修建上、下游横向围堰的方式进行截流。导流时采用水泵抽排方式,水闸的施工导流安排两台ф300的离心水泵进行抽排;涵窦间隔施工,利用相邻涵窦进行施工导流。
基坑排水采用水泵抽排方式,每座建筑物的施工基坑排水安装两台ф300的离心水泵进行抽排。
外江围堰采用松木桩围堰,松木桩围堰分两层填筑,下层顶宽4.5m,上层顶宽2.5m,外围堰顶高程为2.20m,另外顶设0.70高、0.5m宽的编织袋装土子围堰。内涌围堰采用土石围堰,设计顶宽为1.5m,迎水面采用编织袋装土护坡,土工膜防渗,上、下游坡比均为1:2,内围堰顶高程为1.00m,另外顶设0.50m高、0.5m宽的编织袋装土子围堰。
1.2 施工度汛措施
(1)成立防洪渡汛指挥所和抢险队
指挥所所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指挥所负责一切防洪工作,下达防洪工作指令,并随时向防洪指挥部门汇报情况保持对外联络。
抢险队的任务是在经受设计洪水标准以上的洪水,建筑物的安全及防洪能力受到威胁时,对建筑物围堰进行加高、加宽抢修,以及协助设备及人员的安全转移。
(2)做好洪水预报
a、施工期应与气象、水文单位密切联系,及时做好洪水预报。
b、洪水来临时,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巡逻值班,随时报告水位,流量情况。当洪水流量大于P=20%的洪水流量时,应每隔半小时报告水位、流量。
c、根据气象、降雨量预报分析,提前加高加宽围堰,撤退基坑内的机械设备。
d、降雨预报要求提前二天预报。 (3)准备防洪渡汛材料及设备 a、防洪材料储备
防洪期间应储备足够的碎石、砂、编织袋、土工布等防洪材料。
b、保持各条道路畅通
c、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d、保证照明、配备2套移动式照明系统
e、对要投入抢险工作的运输车辆及砂石装载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f、当连降暴雨时,内涝工程不能及时排洪时,或发生洪水倒灌时准备多台大功率抽水机,降低淹没损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