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教案(全国一等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02: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

题目:《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

理清全文的行文脉络,梳理作者归田的情感变化;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体悟作者情感和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有人用这两句话来形容陶渊明的作品和他的人格,同学们,你们觉得恰切吗?陶渊明所形成的独特的人生状态与精神对后来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后来文人的作品里面也经常出现。同学们,你有没有与作品产生一些共鸣呢?今天我们来品读它。 二、预习检测

(一)通过翻译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哪些?(第1小组口头展示) 明确:有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二)背诵文章的一、二段。 三、整体感知课文

聆听《归去来兮辞》配乐诗朗诵,注意节拍和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理解课文,组内解决以下问题。(第2、3、4、5组对应回答,第6组点评并加以打分)

1.在第一段,作者是怎样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的?

明确: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2.第二段写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可分几个层次,营造了怎样的境界?

明确: 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该段可以分三层,跟韵有关系。

开头到“熹微”(押韵i/ui)为第一层。再到“盈樽”(押韵en/un)为第二层。再到本段结束“盘桓”(押韵an)为第三层。 3.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段是转承段。

⑴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

生机的隐居世界。

[来源:Z#xx#k.Com]

⑵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与首段的呼唤归来相呼应。 4.第四段,抒发怎样的感想 ?你如何理解这种思想? 明确: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

[来源:学*科*网]

这是一种真率的抒发,是一种复杂的感慨,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体验。作者并没有自命清高,自命高蹈,而是直抒胸臆。这种率真、愤激的抒发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矫揉造作的高义谈玄更有意义些。

(二)在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在全班展开讨论交流,解决以下问题(第7、8组对应回答,第9组点评并加以打分)。

1. 找出全文含有一定喻义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喻义何在。

提示:喻义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手法:面底亦是同义正扣。谜面大多是有一定喻义的现成词语。猜射时不按照字面意思,而要按其比喻的意义去思索。 【举例】让学生多举类体会之

(1)“松菊犹存”或有寓意,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 (2)“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印证做官本来无心。 (3)影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表达对田园的留恋。 2. 请你从情感和语言两方面谈谈对本文艺术风格方面理解。 明确:平淡自然,清远潇洒的风格特征

⑴情感(情托于物,情寓于景) 旷达的心胸、洒脱的风度和高洁的志趣。 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⑵语言

A、自然朴素,洗尽铅华。(具有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 ) B、音节和谐,辞意畅达,情趣自然。 五、思考与总结

本辞表达出怎样的主题?

提示:《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六、当堂检测 (一)练习一

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 1. 既自以心为形役 2. 童仆欢迎,稚子侯门 3. 农人告余以春及 4. 复驾言兮焉求 5.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 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练习二

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

①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顺从自己的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哪里?

②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对课文达到了熟读成诵;同时,理清了全文的行文脉络,梳理了作者归田的情感变化线索。从而,有效把握了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八、课外延伸 体会下列诗歌的感情。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来源:学科网ZXXK]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来源:学科网]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九、布置作业

根据你对本文的学习,写一段关于陶渊明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教案(全国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mnq99lb09sc9l3ppnv1xep036fj7019e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