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美术 - 宛自天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57: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设计:

一、引入阶段(昆曲《牡丹亭》欣赏)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昆曲唱腔曲折婉转,与园林当中的“曲折亭台婉转桥” 意境之美很像,都体现了我们中国曲折至致的美学特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设计意图】通过昆曲《牡丹亭》的欣赏引出课题,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为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

活动一(了解思考):园林的定义(游览园林视频放映)。学生通过观看的园林视频,找出园林的组成因素,自己总结园林的定义。然后教师公布园林的正确的定义。

活动二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九张图片中,找出哪些是皇家园林?哪些是私家园林?并提问A、B两位学生。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自己判断。

教师讲解园林的分类及基本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及文字的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加深对园林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为接下来具体分析园林艺术特点做准备。

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1.自然美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问题: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学生讨论分析)

2.空间美 可行 可望 可游 可居

活动三:说一说教师设计的七张图片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构景手段?(学生讨论回答) 3.人文美 寄情山水 诗情画意

活动四:为什么这些园林会这样命名呢?(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把赏析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艺术特点及设计的理念和精神。

活动五(探索分析):欣赏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提出问题: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教师列出六个方面,六个小组抢问题,然后根据抢到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的皇家园林的赏析,结合前面主要介绍的私家园林,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两种园林的区别,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然后再通过六个小组的“抢问题”游戏,使学生更能清晰地体会中国古代的造园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保护古

典园林以及名胜古迹的意识。

学情分析:

前面一段时间鉴赏课的学习,特别是前面一课《皇家气派》让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和鉴赏园林艺术作品的能力。但是县城高中的学生由于外出旅游观光的机会少,知识面狭窄,所以学生课前要预习及收集相关古代园林的知识和图片。

另外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创新意识,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效果分析

从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后习题的检测中,我得到这样的信息,学生的错误率降低了,答题的准确率提高了。这说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得到了实效,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容量过大,有些环节略显仓促,学生还是有不确定的内容,所以,课后还需要加强反馈,有方法,还要有跟踪训练,这很重要。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处于引导地位以后,学生才能大胆表述,勇于思考,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就应该不断的反思才能进步。

教材分析:《宛自天开》 是广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 的第六章《皇权与世俗》的第二个课题。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皇家气派》,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的知识和方法, 本课题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另外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下面的《王公与庶民》打好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本课题在《美术鉴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评测练习: 一、填空题

1.《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 )的代表作。

2.在一定的地域运用( )和( ),通过( )、种植( )、( )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3.皇家代表园林有( )、颐和园、( )、北海公园等。

4.私家园林造园讲究( )的布局和( )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

层次。

5.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有( )、( )、( )。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 2.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构景手段?

3.试举三个表现中国古典园林人文美的例子。 4.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 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是以五个活动(了解思考—感受体验—探索分析—课堂拓展)为主线,思路清晰,节奏紧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控制好知识的深浅度,合理地利用课堂开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学生既有兴趣学习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美的东西存在。

合理利用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放飞思想。

课标分析:1.知识目标:鉴赏中国皇家园林与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比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

2.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理念,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造境进行解读。

3.情感目标:理解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历史性的基本艺术原理,更主动、深入地对园林艺术进行鉴赏,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高中美术 - 宛自天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rrr2q4mn3pebe0io3703gjy5zcvb00ls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