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账户。在掌握了各类账户的总体结构后,当编写会计分录时,只要判断出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分别属于哪类账户,则该账户金额增减的记账方向自然也就非常清楚了。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不难看出会计恒等式在基础会计学知识构架中的重要地位。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我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从而全面的了解了基础会计这门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中觉得有一定难度,心中充满着无数个问号,但是所有的问题又不能马上解决,我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思考来加深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我主要是被动的学习,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因为我知道知识积累得多了,理解就会更深入。我们都知道企业每天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是很多的,而且是交错复杂的,但是会计通过对这些原始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有价值、简洁明了的会计信息。这不得不是我佩服会计的艺术。
(二)《成本会计》的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成本会计是指为了求的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生产费用的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成本费用为对象的会计专业课。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成本会计的特征:一是计算产品成本。二是有助于企业自愿的
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利用。产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和主体,分别按照产品程序和成本核算的要求讲述了产品成本各构成要素的核算方法、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报表编制。产品成本核算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为了保证该指标的数据质量,产品成本核算时应遵循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可靠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产品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要遵循如下成本核算程序: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间、审核生产费用、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核算是通过设置和运用账户来进行的。为了方便成本核算工作,企业一般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总账账户。在“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下,一般再按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在“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下再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分设明细账进行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的明细账格式一般是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多栏设置。
成本与费用也有很大的联系。它们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正确区分成本与费用是成本会计的重要前提。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完成某个项目或者说做成某件事情的代价,也即发生的耗费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获取当期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是会计期间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成本代表经济资源的牺牲,而费用是会计期间为获得收益而发生的成本。成本会计关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费用。由于产品成本内容涉及诸多要素费用,因此,不只运用上述两个总账账户,还涉及诸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许多账户。这些账户的运用过程构成了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是计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会计方法。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而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程序也要纳入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总框架中,因此,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对企业管理当局业绩的评价,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同样,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决策的依据或用于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业
绩评价。
通过学习,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透明度,规范企业的行为。企业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其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再则,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自愿,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 二、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我认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可以说是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到实际应用上,那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下面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这次的实习,主要岗位是一些账务的核查,因此主要实习科目应收应付账款的核算,也涉及一些其他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该企业月末的财务核算,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会计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及会计核算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会计的整个核算过程,并掌握了一些会计实务的实际应用。跟随财务人员,做好日记帐记录,做好账簿的装订归档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如购货业务、票据业务、贷款业务等。会计业务的核算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记账、复核与出纳。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账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的使用。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填制现金支票,注意日期、金额均要大写,金额还要注意大小写一致。所有的项目均不能填错,否则支票作废,并注意印签
的盖章部位要正确。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另外,出纳人员必须注意每日业务终了后,必须将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核对正确,还要根据当日业务情况填制企业资金情况表,将企业当日发生的收入支出分别分项列出并计算出金额向企业负责人汇报。
此次实习,我知道了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很强。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联通起来的账户,这是其一。会计的每一笔业务都有根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是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是其三。我们需要待人诚实正直,做事细心谨慎,容不得半点马虎。
参考文献
[1] 程淮中.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付磊.基础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 宋常.成本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