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高考制度的几点思考
1.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考制度,充分肯定成绩,正视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高考制度作为高等教育人才的选拔制度,同时承载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过多的附加要求,高考不仅起到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规范引导中学教育的作用,而且有承载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关系到科教兴国和国家的人才战略问题。从社会层面来说,高考涉及社会公平和全民族的素质教育。从教育层面来讲,涉及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同时,激烈的就业竞争也反映在高考竞争中。在这种情况下,高考改革必然成为政府、民众、媒体及家长和考生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可否认,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有很大的弊端,但如果废止高考制度,则必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从目前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趋势来看,世界各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并不是要废除统一考试,而是越来越强化统一考试的作用,其中,强化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引入了评价机制。中国的高考制度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希望,而这个希望正是来自于平等的机会。在中国现实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教育公正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底线,社会民众对高考改革的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权威性、安全性、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一高考制度是通过实践反复证明的,至今为止最为公平的一个制度,高考分数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目前情况下,高考仍然是科学、合理、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这是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结论。在2005年教育部等部门进行的素质教育调查报告中,其中最重要的专题就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问题,为此,对社会各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总报告中,对于高考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与“纪念恢复高考30年大型公众调查”数据报告相同。但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升学的竞争,择校的压力和学业的负担,现代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人才选拔制度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的出口不畅、分流不够,高校扩招尽管在规模上进入大众化,但结构上高校办学的模式没有多大的变化,使入学的竞争力向结构化转移等。对高考来说社会上有些批评、责难超出了考试本身的范畴,社会上的就业竞争转化为学历的竞争,教育内容受制于社会评价体系,社会评价体系又受制于人才评价标准,社会用人的标准左右了家长的认识,家长的认识又反过来影响整体的素质教育过程。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
另外,高考改革还涉及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评价,以及考试与评价的关系。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且是一个考试大国,但在很大的程度上还不是考试的强国。那么,怎样看待今天的考试?3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制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阶段,确实需要用一个新的理念来看待考试。因此,既要继承30年前恢复的高考制度,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全新的理念改革我们的考试。
2.考试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从考试过渡到评价,从考试到评价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以考试代替评价,是目前教育目标难以落实,教育改革难以突破的关键问题。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任何一个考试都是测量应试者的素质、知识、技能、能力的一把尺子,考试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进行量化的认识,这是事实的判断;而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的一个价值判断,其本质是价值判断。考试为教育评价提供了量化的资料,教育评价需要考试,但考试仅是其中一个手段,不能代替整个教育评价。当前在考试与评价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不清、相互混淆的问题,其中反映在观念和实践两个方面,不能区分考试和评价的不同功能和不同方法,主要倾向是以考试代替教育评价。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由于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学业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被简单、机械使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的测试,其直接后果是应试方面取代了教育过程,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种现象不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利 于推进素质教育、不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到今天,考试作为评价中的一个手段,特别是评价过程,越来越被社会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英国的一个很著名的考试机构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现更名为评价委员会;香港原来叫考试局,现在称考试评价局;美国ETS,即美国教育考试服务社,现在的目标是着重于进行评价。
一个考试是要考出人的长处,考出人的优点,这才是一个好的考试。在目前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确实需要对考试的功能重新审视和定位。总体来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还不是人力资源的强国。但是,要从劳动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的强国,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育来实现,而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对人力
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重要的作用。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不使一个学生落伍法案”,法案中强调要加强每个年级,特别是重点年龄段学生的考试评价,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就是进行人才的合理分流,因为每个人受教育的年限、环境、家庭各方面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个性也是不同的,要通过考试和评价区分这种差别,使学生能按照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面去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上大学。我们现在所有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上大学的人才标准进行培养。而实际上,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高中毕业后的学生,一般是三分之一的人上大学,三分之一的人上社区学院,三分之一的人高中毕业以后就业。这些选择是通过不同阶段的测试和评价来区分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主义社会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了各种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主要又分为国民教育体制和非国民 教育体制,国民教育体制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国民教育体制以技能培训为主,这两种体制没有相互沟通和衔接的渠道。在目前社会中,这种体制对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说没有充分发挥效益。因此,通过教育考试到评价来推动教育的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要尽早地通过考试到评价对学生进行分流,使不同的学生选择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机会。现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关注通过普通高等教育来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经济发展速度不成正比,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通过考试的评价作用,评价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个性来发展。好的 考试要考出每个人的长处,知道自己适合学什么,适合往什么方向发展,给每个人科学的评价和定位。因此,要强化评价运用考试的技术手段开展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的工作。唯有如此,方能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促进各种教育制度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形成一个网络,为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我们国家的人才战略是分层次的,要培养的是数以百万、千万和亿计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考试到评价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是考试改革最关键的问题,任重而道远。
3.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式改造我们的考试
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式改造我们的考试,第一,就要利用考试数据开展评价工作,这是实现考试改革和推动教育评价最佳的结合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国家都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