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学习目标:1、认识北宋统一中原与南方的意义,形成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观点。
2、了解寇准济国安邦的人生理想和敢于抗敌的崇高气节。
3、了解辽、西夏在边疆开发上的成就,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澶渊之盟和宋夏和战进一步说明,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
共同繁荣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课前预习
一、契丹的兴起
1、唐朝灭亡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分裂局面。
2、__________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________,都城在上京。 3、后来,_____________改国号为辽,他在位时,契丹从后晋得到____________,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陈桥兵变 4、_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_____________。 5、________和他的弟弟宋太宗_____________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三、澶渊之盟
6、________年,辽军大举南下攻宋,逼近黄河北岸的澶州,东京震动,发生“_______________”。
7、_______年,辽宋在澶州达成和议,这就是“_____________”,辽宋间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四、宋夏和战
8、________年,党项首领_____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_____________。 9、元昊建立西夏以后,多次进攻北宋,__________年,宋夏订立和议,__________向__________称臣,此后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10、________年,宋朝应__________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贸易市场,恢复了贸易往来。
探究学习
探究活动一:契丹的兴起
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什么是五代十国?
2、辽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活动二:陈桥兵变 3、什么是陈桥兵变?
探究活动三: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作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探究活动四:宋夏和战
5、辽和西夏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
课堂测试
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2、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是( ) 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元昊 3、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灭亡后,相继统治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统称“五代” B、北宋建立后,统一全国 C、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
D、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先灭掉了辽后又灭掉了北宋 6、下列哪一项的横线两端是没有联系的( )
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寇准--------澶渊之盟 C、黑水----------女真 D、阿骨打-----收复建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是今天的何处?
(2)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当时主要盛产什么粮食作物?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什么?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