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9:12: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学习目标:1、认识北宋统一中原与南方的意义,形成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观点。

2、了解寇准济国安邦的人生理想和敢于抗敌的崇高气节。

3、了解辽、西夏在边疆开发上的成就,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澶渊之盟和宋夏和战进一步说明,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

共同繁荣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课前预习

一、契丹的兴起

1、唐朝灭亡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分裂局面。

2、__________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________,都城在上京。 3、后来,_____________改国号为辽,他在位时,契丹从后晋得到____________,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陈桥兵变 4、_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_____________。 5、________和他的弟弟宋太宗_____________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三、澶渊之盟

6、________年,辽军大举南下攻宋,逼近黄河北岸的澶州,东京震动,发生“_______________”。

7、_______年,辽宋在澶州达成和议,这就是“_____________”,辽宋间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四、宋夏和战

8、________年,党项首领_____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_____________。 9、元昊建立西夏以后,多次进攻北宋,__________年,宋夏订立和议,__________向__________称臣,此后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10、________年,宋朝应__________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贸易市场,恢复了贸易往来。

探究学习

探究活动一:契丹的兴起

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什么是五代十国?

2、辽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活动二:陈桥兵变 3、什么是陈桥兵变?

探究活动三: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作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探究活动四:宋夏和战

5、辽和西夏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

课堂测试

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2、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是( ) 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元昊 3、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灭亡后,相继统治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统称“五代” B、北宋建立后,统一全国 C、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

D、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先灭掉了辽后又灭掉了北宋 6、下列哪一项的横线两端是没有联系的( )

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寇准--------澶渊之盟 C、黑水----------女真 D、阿骨打-----收复建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是今天的何处?

(2)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当时主要盛产什么粮食作物?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什么?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搜索更多关于: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导学案 的文档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2cv7if2o2v3bu3zrb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