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叶脉书签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的生活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 温度 C.水分 D.湿度
4.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5.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和环境能合作 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银湖公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B.银湖公园的所有植物 C.银湖公园的所有动物 D.银湖公园的所有生物 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指(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8.图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 A.草 B.鹰 C.蛇 D.兔 9.下列表达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草→鼠→蛇→猫头鹰 B. 草←鼠←蛇←猫头鹰 C.阳光→草→鼠→猫头鹰 D.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10.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 在 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
11.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种群总能量比例图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比例图
12.在低倍镜下观察,字母“d”的物像是( )。
A. p B. q C. d D. b
13.要把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14.下列是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看到最少细胞的是( )。 A.10×和4× B.10×和10× C.16×和10× D.16×和40×
15.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6.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漱口—涂片—刮取—染色—盖片 B.涂片—漱口—刮取—盖片—染色
C.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 D.涂片—刮取—漱口—染色—盖片 17.染色体的组成是
A.蛋白质和DNA B. 糖类和DNA C. 蛋白质和基因 D.糖类和基因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质一分为二,然后细胞核再分裂为两份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里 C.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最终缢裂为两个细胞 D.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器官
1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0.用热水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21.以下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机械组织 D.神经组织 22.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细到宏大可以描述为( )。
A.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B.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23.科学家对单细胞动物变形虫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切割实验,将变形虫切割成了两部分,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部分死亡,乙部分继续长成一只变形虫。这个实验说明,指导细胞发育的信息主要储存在(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4.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25.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实施计划 ⑥表达和交流 A.③①②⑤④⑥ B.③⑤①②⑥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①④⑤②⑥ 二、非选择题(除个别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50分。) 26.(5分)判断对错:正确填“√”,错误填“×”。
(1)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2)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 )
(4)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 ) (5)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
27.(8分;下列有“[ ]”的,两空全对才能给1分)图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
(1) 在[ ]里填出以下结构相应的序号。
细胞壁—[ ](填序号); 细胞质—[ ](填序号)。
(2)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 (3)图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内的是
[ ] ,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图中没有标注的能量转换器是 ,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它就相当于发动机。
(4)动物细胞不具备的结构有: (填序号,提示:不止一个,全对才给分)。
(5)西瓜甘甜可口,糖分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填序号) 28.(4分)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补充完整。
①,②,③,④。
29.(6分)图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箭头表示大鱼、小鱼和藻类之间的食物关系。 (1)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是 __________;有机物的制造者是。 (2) 大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小鱼与小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___________。
(3)图中没有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者。
(4)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流动的。
30.(3分)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图2
⑴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图2是细胞的分裂过程。
⑵ 假设图1中A所示细胞的染色体是10对,那么图1中C所示的每一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条。 31.(4分)藻类是引起赤潮的因素之一。赤潮藻的生长和消亡,除了与环境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有关。发生赤潮时,大量赤潮藻粘附在鱼鳃上,导致鱼类缺氧窒息死亡;有毒赤潮藻及其分泌的毒素进入浮游动物体内,可通过食物链导致鱼、虾等死亡,还可能引起人中毒。 ⑴影响赤潮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如海洋微生物;一类是,如。 ⑵请写出文中一条由赤潮藻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32.(7分)本学期许多实验使用了显微镜,回答下面显微镜及其操作的相关问题。
(1)选填“目镜、镜筒、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压片夹、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镜座”。①;②;③;④。
(2)需要将镜筒下降时,你的眼睛应该注视[ ](填序号)。 (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
是的。
(4) 当显微镜的镜头有污物需要清洁时,应该
用擦拭。
33.(9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 了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是、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34.(4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已晒过的自来水,调节三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是20℃、常温25℃、30℃,并保持恒定。②将3条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③安静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运动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重复记录两次。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与甲组或乙组与丙组可以形成实验。
(3)实验时除水温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0 D 19 B 2 B 11 C 20 A 3 B 12 A 21 C 4 B 13 B 22 C 5 C 14 D 23 D 6 A 15 B 24 D 7 B 16 C 25 A 8 A 17 A 9 A 18 B 二、非选择题(除个别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50分。出现错别字均整空不给分) 26.(5分)(1)×, (2)√, (3)√, (4)×, (5)× 27. (8分;有“[ ] ”的,两空全对才能给1分)(1)① ② (2)[②]细胞膜 [⑥]细胞核 (3)[④]叶绿体 线粒体 (4)①④⑤ (5)⑤
28. (4分)生物部分 动物 生产者 分解者 29.(6分)(1)阳光(太阳光,答“太阳”、“光”的不给分) 藻类 (2)捕食 竞争 (3)分解 (4)能量 30.(3分)(1)生长 植物 (2)20 31.(4分)(1)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水温(阳光、水的含氧量、水中营养物质含量、水中有毒物质含量等,合理就给分) (2)赤潮藻→浮游动物→鱼→人(赤潮藻→浮游动物→虾→人、赤潮藻→浮游动物→虾→鱼→人。写一条,正确就给分,但写成食物的不给分) 32.(7分)(1)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2)④ (3)薄而透明 (4)擦镜纸 33.(9分)(2)鼠妇可能会选择阴暗环境(鼠妇可能不会选择阴暗环境;鼠妇可能会选择明亮环境;鼠妇可能不会选择明亮环境。合理均给分) (3)明亮 阴暗(顺序可对调) 光(阳光) 不 出现偶然性的概率更大(出现“偶然性”、“大”的合理描述均给分) (4)将两组数据分别取平均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平均值”的合理描述均给分) (5)光 阴暗 34.(4分)(1)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2)对照 (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控制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不给分。) (4)水温会影响鲫鱼的呼吸频率(适当提高水温会促进鲫鱼的呼吸频率,合理均给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