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巧安排
作者:周永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2期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其实就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自教育教学改革之后的更名。为了使这一课程的教学更具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来对课堂活动更进行调整。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巧安排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安排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69-01
如果追究成功课堂的成功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便是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知识既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又具有一定的强逻辑性,这就使得这门课程的内容会比其他学科稍微枯燥单调一些。在学习这个课程的知识的时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致并不浓厚,而且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并不强烈,有的学生甚至会出现反感心理。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课堂效率有所降低。由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从而来使得整个教学课堂能够“活”起来。接下来,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例,来试着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进行巧妙的安排。 一、进行生动有效导入
作为求知的先导,“乐学”的前提,一定的参与兴趣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的时候,可以进行巧妙生动的导入,借由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学生的目光被紧紧的吸引住,进而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以增强。这样的方式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现,也是课堂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步骤。
例如,以七年级上册《探问生命》这个课时的内容为例。在这个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分别为“生命可以绽放吗?”以及“敬畏生命”,那么应该如何来安排这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呢?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可以先使用歌曲,如“生命之歌”这样的曲子来渲染氛围,然后再借助一些生活中学生经常看见的场景来导入内容,比如说“墙角长出来的草”,或者是“已经奄奄一息,只因一点水就活过来小鱼”之类的。通过将教材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一想到那些场景或者是画面就联想到课本上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能够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够使学生对这个课时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 二、采用小组合作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