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经过。
6.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7.《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8.《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除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外,还有哪十位?
三、评述题。(25分)
下列判词涉及两个人,任选其中一人(点明是谁)结合原著有关内容分析其性格。 1、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2、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3.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红楼梦》第一回——第十回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石头记》 《情僧录》 悼红轩 《金陵十二钗》 2无稽崖 青埂峰 通灵宝玉 3神瑛侍者 绛珠仙草 4英莲 薛蟠 香菱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6。元春 正月初一 凤藻宫 7 王熙凤 贾琏 侄女 8 贾代善 贾敏
9真事隐 假语存 原应叹息 真应怜 10 雪雁 鹦哥 袭人 11贾王史薛
12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王熙凤 妙玉 史湘云
13薛宝钗 14探春 15金锁 金玉良缘 16贾敬 17秦可卿 18 林黛玉 19。贾琏 贾瑞 王熙凤 20 枉凝眉 林黛玉 贾宝玉
二、1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2宝玉与黛玉在薛姨妈处。因天下大雪,薛姨妈吩咐烫酒给宝玉御寒。宝玉却说要吃冷酒,宝钗劝阻说吃冷酒伤身体,宝玉于是就改口要吃热酒。恰好此时,丫鬟雪雁给黛玉送来御寒的小手炉,并说是紫鹃叫送来的,黛玉借机笑着说道:“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她,比圣旨还快些!” 宝玉听这话,心里知道黛玉是在奚落他,只是嘻嘻地笑了笑,宝钗听了也不接她的话头,事情也就笑嘻嘻地过去了。 3、王熙凤盛装出场前,先送出一声响亮的道白:“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她被一群人簇拥而来, “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4贾雨村刚到应天府走马就职,就遇到这样一件案子:一个从小被拐卖的女孩(甄士隐之女,香菱)被人贩子卖给两个男人,其中一个(就是金陵一霸薛蟠)因争夺该女而打死了另一个后逍遥法外。本想依法断案的贾雨村听了一位门子有关的点拨,按照“官官相护”的官场潜规则,叫薛家陪些钱搪塞了事。最后贾雨村枉法断案,修书邀功,充发门子。
5、这年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进荣国府想讨些钱财过活,先找到以前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经她引见,见到了王熙凤,得了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6.《红楼梦》中屡次提到的一块重要的玉石名称,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入世,幻
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见《红楼梦》第一回)也称“通灵玉”
7.“金玉良缘”中“金”指薛宝钗的金锁,“玉”指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贾府上下都希望贾王两大家族再次联姻,直称薛宝钗与贾宝玉是“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前世。木指“林”,石指“宝玉”,《红楼梦》第一回讲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日日浇灌绛珠仙草,绛珠仙草发誓来世要用一世的眼泪来偿还他的恩情,此为“前盟”。 8、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三、这一首是写贾探春的。
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她治家理财的行动上。第五十五回,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没有多顾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和母亲赵姨娘的哭闹,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当然,这其中还有探春不以舅舅为亲人的因素,但也能看出她公事公办,大公无私的态度,但凡管事的媳妇姑娘,少有做到这点的。其二,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却没有人说句反对的话,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做的是正确的。
与以往古典文学中出现的贵族小姐相比,探春不仅貌美,而且有才,而这“才”又主要表现为以往贵族小姐所不曾有的管理才能、组织才能和改革才能上。这使得探春形象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味,开了我国古典小说塑造才貌兼备的贵族小姐形象的先河。在此以前的贵族小姐形象,不管是如何地花容月貌,但都未能如探春这样将才和貌有机地结合起来。曹雪芹这样将探春写成才貌兼备的贵族小姐,是对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标准的反叛。 这一首是说晴雯的。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出宋诗人黄庭坚语);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两句说像晴雯这样的人极为难得,因而也就难于为阴暗、污浊的社会所容,她的周围环境正如册子上所画的,只有“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晴雯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
3.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份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
4.寿夭——短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十六岁。 5.多情公子——指贾宝玉。
晴雯从小被人卖给贾府的家仆赖大供役使,连父母的乡籍姓氏都无从知道,地位原是最低下的。在曹雪芹笔下的许多家仆中,晴雯是反抗性最强的一个。她藐视王夫人为笼络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赵姨娘作威虐待芳官,结果被藕官等四个孩子一拥而上“手撕头撞”,弄得狼狈不堪。晴雯站在反抗者一边,对主子欺压家仆反而吃了亏大为称心。抄检大观园时,凤姐、王善保家的一伙直扑怡红院,袭人等顺从听命,“任其搜捡一番”,唯独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公然反抗,还当众指着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脸痛骂。晴雯因此而遭到残酷报复,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打炕上拉下来”,撵出大观园,当夜就悲惨地死去。
6、答案:两个神话故事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为情节的发展打下了铺垫。(1分)“女
蜗补天”中,“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顽石,便是伴随宝玉一生的“通灵宝玉”,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2分)“木石前盟”暗含了宝黛的前世姻缘, 同时也为下文张本。顽石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仙草为报恩,也要同人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2分)(两个神话故事分开来答也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