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合775正,“戉”合6567,“我”合9947,
“弓”★交通:
合940正,“斤”合21954,“東”合6906
“行”★建筑:
合20610,“车”花东416。
“宀” 合13517,“囧”合9547,“西”合1672,
“門”★乐器:
合21085,“户”合30294。
“南”★书籍:
合378。
“册”4.作用
合7413。
(1)记词(这也是所有文字的作用)
(2)构成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件:“刃”、“休”、“江”。
(3)借来记词——假借字:“自”、“而”、“东”、“西”、“南”、“州”,“我”。 5.象形(古文字)——记号字(今文字) 日、月、水、田——独体记号字 燕、龟、角、它——合体记号字 6.象形字的优点?缺点?
象形字具体形象,适合于画具体事物,不适于抽象事物。所以相当一部分抽象的事物多采用指事方法造字。现在也不再使用这种方法造字。
参考书目:
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6版。
张斌《现代汉语》(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二)指事 1.定义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事”,指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全句义为:指事,造出的字看了大体就能认识,仔细体察便可知道其意向所在,“上”、“下”就是这样的字。
可见,指事字用于指示较为抽象的事物,也有具体事务中的抽象者。多是名词。 2.分类
(1)象征性符号
“一”、“二”、“三”、“四”、“上”、“下”等。 (2)象形字加提示性符号
“本”、“末”、“朱”、“刃”、“甘”、“寸”等。 3.指事字举例
“一” 合4531,“二”粹四一六,
“三”合14正,“四”合1460,
“上” 合14258,“下” 合6477反,
“本”本鼎,“末”蔡侯钟,“朱”合补11103,
“立”合20332,“亦”合20943,“寸”睡一〇·一四,
“丩”合11018正, “牟”合18275,“芈”合22155,
“至”合226正,“厷”合13679,“刃”合19956
“甘”合517正,“血”合15338,
“童”4.作用
屯650,“妾”合629。
古代的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1)记词(这也是所有文字的作用)
(2)构成形声字的构件:“致”、“泣”,“笨”、“忍” (3)借来记词——假借字:“牟”、“亦”。 5.指事(古文字)——记号字(今文字) “本”、“朱”、“刃”、“至”——独体记号字 6.优缺点
仅可以造出很少的一些字,今天仍用这种方法造字,但较少,如“乒”、“乓”、“刁”、“卡”、“甩”等。 (三)会意 1.定义
由两个或几个构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构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全句义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示事类的字组合在一起,会合其意义,从中体现一个新的意义,“武”、“信”就是这样的字。
许慎的定义体现了两点:一是会意字都是合体字,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成一个新字表示新义。 要注意的是,“信”是一个从言、人声的形声字。 2.特点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象形字或指事字)组成 (2)合成新字新义 3.分类 (1)同体会意
“玨”jué合20316,“虤”yán,虎怒合8205,
“步”合6461正,“競”合106正,“鬥”合152正,
“友”合20689,“爻”合13705,“冓”合34315,
“絲”合3336,“”合1140正,“畕”jiānɡ英744,
“林”合20017,“朋”合11438,“竝”合4394,
“多”合1285反,“棗”合17444,
“从”和33273,“比”合697正,“北”合9749,
“品”合2811,“”jí屯2118,“羴”合7001,
“雥”合27151,“晶”,星星合10344正,合18648,
合1419,“焱”
(2)异体会意(居多)
和22132,“劦”合20283。
“武”合27741,“休”合8160,“取”合19890,
“明”合11708正,“涉”合10949,“益”怀1268,
“丞”合2279正,“爲”合15179,“及”合204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