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爱国观”初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0:50: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爱国观”初探

作者:程全伟 唐鹏远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1期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对国家发展乃至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爱国观”基本界定为“爱国主义的唯物论”和“爱国主义的辩证法”,借以对爱国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做出基本的阐释。其意义在于对理论上错误,实践上有害的爱国观进行批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消解爱国主义的民粹主义进行理论上的清算。 【关键词】爱国主义;唯物论;辩证法;民粹主义 一、提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爱国观”的问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上的重要意义。

但是,就笔者的观察和思考,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即使并非失败,却也很难说是成功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侧重于民族情感的培养和典型人物的宣教,缺乏对爱国主义的理性思辨,教化意味明显,极易被民粹主义所解构。由于民粹主义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在爱国主义教育偏感性的情况下,一部分国人被其裹挟。提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爱国观”的问题,正是由于旧的爱国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下社会的失语。提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爱国观”的问题既是为了对爱国主义这一社会意识形态进行哲学的、社会学的说明,也是为了能够在实践中对抗错误理论,让爱国主义真正地发挥精神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出贡献。 二、爱国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结构进行了一个基本的二分。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社会结构主要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的上层建筑构成:“……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说明,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是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而上层建筑是“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也就是说,爱国主义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且是属于 “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又十分清楚地谈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可见,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的,绝非一种纯粹的、抽象的、纯然内省的民族情结。 恩格斯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而从社会中分化的一种力量,“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搜索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爱国观”初探 的文档
“马克思主义爱国观”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a4c5a1kj03gjy5zd2f62h6002tp400l6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