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钕的信总判断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60 C.中子数为60 D.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
2.每年的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成分很复杂,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分别是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的
B.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两个氮原子 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0:7:14 D.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
3.从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氢气和氧化铜,生成物是铜和水 B.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加热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质量的H2恰好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Cu和18份质量的水 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B.铁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Fe+3CuSO4=Fe2(SO4)3+3Cu C.碳不充分燃烧:C?O2 D.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A.釜底抽薪 ( )
CO2 H2O?Cu
C.百炼成钢
D.星火燎原
5.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没有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B.破釜沉舟
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分析或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可燃物一定是H2 B.某物质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该物质一定是较活泼金属
C.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因为CO2能参与光合作用 7.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鉴别的物质 软水和硬水 一氧化碳和甲烷 氧气和二氧化碳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B.B 操作1 滴加肥皂水 滴加澄清石灰水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滴加稀盐酸 C.C 操作2 加热蒸发 观察颜色 伸入燃着的木条 灼烧 D.D 8.将浑浊的红色污水进行了如下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液体无色浑浊
C.经上述处理后,②中液体为纯净物
B.②中液体无色澄清
D.若③中出现大量泡沫 则②中液体为硬水
9.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有害垃圾 C.
厨余垃圾 D.
其他垃圾
10.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是( ) A.粉碎煤块
B.制蜂窝煤
C.减少空气的量
D.液体燃料喷雾
11.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 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新鲜空气 C.纯度较高大理石 D.金刚石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B.两个氢原子H2 D.两个铁离子2Fe2+ B.尽量往楼顶跑
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
14.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④
1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当发现家中的煤气灶漏气时应关闭进气阀门,开窗通风 B.用金属清洗球擦洗铝壶表面的污物 C.用洗洁精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D.在冰箱中放入少量活性炭包去除异味 二、多选题
16.鉴别下列物品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图示回答问题.
鉴别的物质 水和澄清石灰水 水和双氧水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和氧化铜 鉴别的方法 室温(20℃)放置,过一段观察是否有痕渍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闻气味 观察颜色
(1)下列图示①、②、③、④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共有 处错误.
(2)若用⑤收集下列气体,从a通入气体可以收集 (填字母代号,下同);从b通入气体可以收集 . A.NH3;
B.CO2;
C.CH4;
D.SO2.
18.将铁粉(on段)和稀硫酸(n点后)先后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只有一种 B.m=6.4
C.实验过程中共产生FeSO4的质量为15.2g D.取c点对应的溶液加Zn粉,产生气泡 19.在原子中,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C.中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 D.最外层电子数
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中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B.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C.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三、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沼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3个氮气分子______。
22.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四、推断题
2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试推断A、B、C分别是什么气体? 实验步骤 (1)点燃气体,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2)燃烧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五、流程题
24.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实验现象 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 A、B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结论: A___、 B___、C___。 气体燃烧的有关反应方程式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的结论和反应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