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生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8:57: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石北中学语文学科高二年级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日期:2012年9月18日

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知识积累:归纳本段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解释 (1)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活用形式: ,解: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于是予有叹焉。古: 今: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 今: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 今: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 今: ..3、归纳特殊句式的类型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3)、此予之所得也。

(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文本探究:

(1)、第2段略写 (填地点),较详细地写了 特点及游 的所见所感。并将前洞的 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的“ ”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 ”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 ”的懊悔相比。其作用是为第 段的议论作铺垫。

(2)、第3段用一“ ”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 ”的原因。接着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 、 、 ”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中心论点:“ ”

(3)、第4段“古书之不存” 与“后世之谬其传”分别与第1段的 “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石北中学语文学科高二年级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日期:2012年9月18日

和“ ”。相照应。从第4段 “ ”中可以看出“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是普遍的现象。 (四)、背诵第三段。

三、归纳总结案

“其”的用法有:

(一)作代词:①人称代词(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他们的、它,它的等)②指事代词(那,那个,那些,其中的)

(二)作语气副词:①反问语气(难道) ②揣测语气(大概)定,千万) ④商量语气(还是) 解释下列各句中 “其”的用法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 总结反思案

(一)复习巩固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庐冢.(zhǒng ) 何可胜.道(shòng ) B.窃.然( yǎo) 有碑仆.

道( pú) C.音谬. ( miù) 既往不咎.

(ji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祈使语气(一6

石北中学语文学科高二年级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日期:2012年9月18日

D.王深回父(fù) 无物以相之 (xiāng) ..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物以相之(互相) B、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C、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D、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3、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大王见臣列观 ..

4、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莫名其妙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一文不名 ..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5、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可胜道也哉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或咎其欲出者//或师焉,或否焉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则独善其身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锲而舍之,朽不不折 ..D、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余之所得也! ..7、选出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8、下面句中的活用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则其至又加少矣 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D、火尚足以明也

9、选出“其”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石北中学语文学科高二年级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日期:2012年9月18日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0、选出“其”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其孰能讥之乎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选出“以”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2、选出“以”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二)、课文学习小结:

《游褒禅山记》记述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 ”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三)收获与体会:

1、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受到时人讥

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要?从这里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

搜索更多关于: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生版) 的文档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era7nrkd8xswm2y1g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