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能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并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相遇应用题的策略,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行程类问题中的一种典型问题------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大家想一想,行程类问题中常见的三个量是什么?(速度、时间、路程) 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今天我们主要运用:速度×时间=路程 这一关系式来研究相遇问题。 二、新授课
(一)多媒体出示问题1 米?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尝试列式,试着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师生小结
(二)多媒体出示问题2(即教材例7主题图)
引导学生分析这题与刚才那题有什么不同?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这里他们经过4分钟相遇是什么意思?你能把你收集到信息用我们之前所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吗?
学生尝试整理,师巡视指导。
我从家出发,每分钟步行70米,14分钟到学校,问我家到学校有多少
师生集体小结,教师重点演示利用画线段图方法整理信息。并出示相关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师生再次小结。
学生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尝试列式,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师生集体订正
追问:除了可以用70*4+60*4外,还可以怎样列式?
指名说一说,师生相机补充,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另一种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出示课件(即教材中相应试一试)
要求学生分析这题和刚才的例题又有什么不同?(行走方向)这两人相距多少米你会求吗?
学生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小结,师重点演示画图 三、练习巩固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有练一练及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教题巡视指导。 分别指名板演,集体小结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明确课堂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