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50: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国际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 ) 10、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而公差只能为正值。( × )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题(A) 适用班级:机械系07级材料成形专业 时量:120分钟 闭卷 记分: 考生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按互换的程度分,可分为 完全 互换和 不完全 互换两类。 2、尺寸公差带包含 零线 和 公差带 两个要素。 3、按表面轮廓的高度特征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常用参数为 RZ (用符号表示),其名称为 轮郭的最大高度 。 4、GB/T 1800.3—1998将标准公差分为 20 等级,其中 IT01 级精度最高。 5、包容要求的使用在于可以用 尺寸 公差来控制 形状 误差,从而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 √6、平键联接的配合尺寸是 b ,采用的是基 基轴制 制配合。 7、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一定是 过渡 配合。 8、 G 级精度的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一般机构中,规定滚动轴承内、外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主要是为了限制轴承的 变形量 。 9、判断工件尺寸是否合格的尺寸界限,称为验收极限。国标规定,验收极限可以按以下两种方式确定: 内缩 验收极限和 不内缩 验收极限。 10、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 小于 其实际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 大于其实际尺寸。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 ) 2、滚动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外径公差带的位置均单向偏置在零线下侧。( √ ) 3、只要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 ) 4、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波度的影响。( √ ) 5、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止规形状应该是两点接触式的( √ )。 6、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一定是合格件。( × ) 7、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素。( × ) 8、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合格范围的“起始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 ) 四、请详细解释下图中形位公差框格的含义,并绘制动态公差带图。(13分) 五、按要求进行标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26 H7孔,采用包容要求; 2.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08mm; 3.右端面对¢26 H7孔的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06mm; 4.¢50圆柱的轴线对¢26 H7孔的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08m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 5.8键槽对¢26 H7孔的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题(B) 适用班级:机械系07级材料成形专业 时量:120分钟 闭卷 记分: 考生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是 R5,R10,R20,R40,R80 。 2、一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已知,轴的基本偏差为-34um,则其最小间隙为 。 3、形位公差带具有 形状 、大小、方向和 位置 等特性。

4、按表面轮廓的高度特征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常用参数为 RZ (用符号表示),其名称为 轮廓的最大高度 。

5、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 G,E,D,C,B五级,其中 B 级最高。

6、包容要求的使用在于可以用 尺寸 公差来控制 行状 误差,从而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

7、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 实际要素处处处于具有理想形状的最大实体边界内 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中心要素有形位公差要求 的场合。

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为基 孔 制配合,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为基 轴 制配合。 9、光滑极限量规通规是控制工件 体外作用 尺寸的,止规是控制 局部实际 尺寸的。 10、配合的精度由相配的孔、轴公差带 大小 决定;配合的松紧程度则由相配的孔、轴

公差带 相对位置 决定。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只要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 ) 2、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波度的影响。( √ ) 3、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止规形状应该是两点接触式的。( √ )

4、滚动轴承内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代号为k、m、n的轴公差带形成的配合为过渡配合。( × )

5、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一定是合格件。( × ) 6、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素。( × )

7、定向公差带的方向随被测实际要素的方向而定。( × ) 8、形状公差是单一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全量。( √ )

9、国际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 )10、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合格范围的“起始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 )

三、计算题(32分)

1、设一滑动轴承机构,基本尺寸为Ф40mm的配合,经计算确定极限间隙为+20--+90,

若已决定采用基孔制配合,试确定此配合的孔、轴公差带和配合代号,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附计算中可能用到的标准数据:基本尺寸为Ф40mm时,IT9=62, IT8=39, IT7=25, IT6=16, IT5=11)(20分) 基本尺寸 上偏差es 大于 至 e f g h 30 40 -50 -25 -9 0

40 50 、

2、用比较仪对某一尺寸进行了多次等精度测量,假定测量次数为n,且已消除系统误差,请你列出数据处理的步骤及主要表达式。(12分)

四、请详细解释下图中形位公差框格的含义,并绘制动态公差带图。(13分)

五、按要求进行标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上。?0.05 ⑴φ5?0.03mm?0孔的圆度公差为.050.004mm,圆柱度公差0.006mm;

⑵B面对φ5?0.03mm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B面对C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0.05⑶平面?F0.对05φ5?0.03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50.02mm;

⑷φ18?0.10mm的外圆柱面轴线对φ5?0.03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50.08mm;

⑸90°30″密封锥面G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G面的轴线对φ5?0.03mm孔轴线的

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

一、 判断题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

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 )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 )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 )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27.( )测量内圆锥使用塞规,而测量外圆锥使用环规。

28.( )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29.( )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30.( )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同一齿轮的三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可以取不同的精度等级相组合。

二、选择题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

A.标准化 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 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 A.ES

B.EI C.es

D.ei

3.?30g6与?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 A.基本偏差不同

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 D.公差值相同 4.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 )。 A.IT1~IT7

B.IT2~IT5 C.IT5~IT13

D.IT8~IT14

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6.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

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

A.两同心圆 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 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 B.圆度 C.圆柱度 D.位置度

9.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

A.0.04mm B.0.08mm C.0.012mm D.0.16mm

10.轴的直径为?300?0.03mm,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0.01mm,则直线

度公差的最大值可为( )。

A.?0.01mm B.?0.02mm C.?0.03mm D.?0.04mm 11.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12.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

A.合格 B.尺寸最大 C.不合格 D.变形最小 13.公差原则是指( )。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14.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

A.最大实体尺寸 B.最小实体尺寸 C.实际尺寸 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15.如果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40.05mm和Φ40.03mm 的两个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横截面的圆度误差为( )。

A.0.02mm B.0.04mm C.0.01mm D.0.015mm 16.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 )。 A.最大实体尺寸

B.最小实体尺寸 C.最大极限尺寸

D.最小极限尺寸

17.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 )。 A.定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18.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 )。 A.定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19.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 )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A.1 B.2 C.3

D.4

20.电动轮廓仪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A.针描 B.印模 C.干涉 D.光切

21.某滚动轴承的内圈转动、外圈固定,则当它受方向固定的径向负荷作用时,外圈所受的是( )。

A.定向负荷 B.摆动负荷 C.旋转负荷

22.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

A.轴承的径向游隙 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 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 D.轴承的工作温度 23.标准对平键的键宽尺寸b 规定有( )公差带。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24.平键的( )是配合尺寸。

A.键宽与槽宽 B.键高与槽深 C.键长与槽长 D.键宽和键高 25.矩形花键联结采用的基准制为( )。

A.基孔制 B.基轴制 C.非基准制 D.基孔制或基轴制 26.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必检指标是( )

A.齿厚偏差 B.齿廓总偏差 C.齿距累积误差 D.螺旋线总偏差 27.保证齿轮传动平稳的公差项目是( )。

A.齿向公差 B.齿形公差 C.齿厚极限偏差

D.齿距累积公差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传动平稳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29.齿轮副的侧隙用于( )

A.补偿热变形 B.补偿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 C.储存润滑油 D.以上三者 30.一个尺寸链中可以有( )个封闭环。 A.1 B.2 C.3 D.4

三、填空题

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 互换和 互换。 2.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采用 原则。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lig8wi61036aw5tvxo0daes3y38300x4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