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 夏朝 )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也被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美国的( 杜威 ),他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 10.古代的庠、序都是指( 学校 )。
11.六艺是指:礼、( 乐 )、( 射 )、( 御 )、( 书 )、( 数 ) 1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 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理想国》 )中。
14.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的重要文献的是( 《学记》 )。
1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 《政治学》 )中。
16.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 身心 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学校教育 。
17.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8.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 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 《 学会生存 》 一书中确定了“ 终身教育 ”思想,并提出了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 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 家庭教育 和 社会教育 。 21.“终身化教育”概念以“ 生活 、 终身 、 教育 ”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
22. 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鸿都门学 。
6
23. 学校 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24. 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 文法 、 修辞 、 辩证法 、 算术 、 几何 、 天文 、 音乐 为“七艺”。
25.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 定义 ,第三步是 助产术
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
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2.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C )。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4.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D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7
5.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C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6.“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B )。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7.“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 A )的特点。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8.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B )。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 )。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10.下列( D )不是学生文化的起因。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影响 C.师生交互作用 D.学校影响 11.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 )。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 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
1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C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13.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 )。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8
14.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的水平 D.教育的规模 15.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B )。
A.社会生产力制约所有教育内容 B.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
容
C.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无关 D.社会生产力制约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内
容
16. 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C )。 A.校训 B.班风 C.校风 D.校存 17.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 D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18.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C )。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B.生产领域的 C.学校教育 D.市场推广 19.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D )。 A.教育制度 B.教育规模 C.教育方法 D.学校课程内容 20.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 A )。
A.校园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活动文化
21.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 C )文化的物质载体。 A.组织 B.制度 C.精神 D.观念 2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B )。
A.系统化 B.体制化 C.全面化 D.多样化 2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 A )的关系。
9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科技
24.现在很多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 A )。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5.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C )。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二、填空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受教育权 )、( 教育目的 )。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 教育结构变化 )、制约( 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
3.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 再生产劳动力 )和教育( 再生产科学知识 )。
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教育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6.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 舒尔茨 )在美国经济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7.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
8.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思想观念 )和( 行为方式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