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兴利计算
2.1 基本资料整理
正常蓄水位为115m。
设计原始资料给定的流量是坝址断面历年平均流量,考虑工程实际,现对其平均流量(附表一)数据进行处理:扣除灌溉和船闸用水。灌溉用水按5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灌溉季节每月扣除35 m3/s(5月扣除11.7 m3/s,七、八月扣除35 m3/s,9月扣除22.3m3/s); 船闸运行用水按每月10 m3/s的流量扣除,从而得到新的年平均发电流量表(附表三)。 2.2 死水位的确定
死水位影响因素比较复杂,需考虑保证水库灌溉要求、满足泥沙淤积要求、保证水电站最低水头要求以及航运、养殖等其它要求。本次设计对死水位的确定采用简化处理的办法,主要考虑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三个因素。各方案分述如下:
正常蓄水位115m
1.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
使用寿命T按50年计,年淤积量V年为669万m3
V淤=V年×T =669×50=33450万m3
查库容~水位曲线表,确定水库在使用年限内满足防淤要求的死水位Z1=76.80m;
2.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库削落的最低水位不得小于Z2=82.00m;
6
3.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水库削落深度不大于水电站最大水头的35%。
1.(1)任意假定最小发电流量q(0),并相应下游Z下(0)。
最小发电流量取q(0)=679.2m3/s,查表得下游水位Z下(0)=49.77m。 (2) 极限削落深度
hm=(Z正-Z下(0))×35%=(115-49.77) ×35%=22.83m 死水位:Z3=Z正-hm=115-22.83=92.17m
(3)Z死(0)=max(Z1,Z2,Z3)=max(76.8,82.00,92.17)=92.17m; (4)根据Z3(0)长系列计算各年供水期调节流量qp=733.08 m3/s,,并满足| q(0)- qp|=53.88m3/s>ε=1m3/s,不满足重新取最小发电流量。
2.(1)最小发电流量取q(0)=733 m3/s,查表得下游水位Z下(0)=49.88m。 (2)极限削落深度
hm=(Z正-Z下(0))×35%=(115-49.88) ×35%=22.79m 死水位:Z3=Z正-hm=115-22.79=92.21m
(3)Z死(0)=max(Z1,Z2,Z3)=max(76.80,82.00,92.21)=92.21m; (4)根据Z3(0)长系列计算各年供水期调节流量qp=733.08 m3/s,并满足| q(0)- qp|=0.08 m3/s<ε=1m3/s,则Z死=Z死(0)=92.21m。即死水位为92.21m,相应死库容11.353亿m3。 2.3 保证出力计算
本次设计要求长系列等出力操作;用试算法逐年求解以下方程组:
7
Vt=Vt-1+(Qt-qt)×Δt Np=K×qt×Ht V0=V死
Vt-I,Vt——t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单位:m3/s·月); Qt——t时段平均入库流量(新系列)(单位:m3/s); qt —— t时段平均发电流量(单位:m3/s); Ht ——t时段平均水头(单位:m);
Vt——供水期末水库蓄水量(单位:m3/s·月)。 2.3.1 计算方法
对某一特定年份求解步骤如下: 1.设 Np=N(0)
(1)设qt=q(0) (qt为t时段发电流量);
(2)Vt=Vt-1+(Qt-qt)Δt (当Vt>V兴+V死,取Vt=V兴+V死) (3)由 V均=(Vt+Vt-1)/2查水位库容曲线得到Z上; 由qt查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得到Z下; (4)Nt=Kqt(Z上-Z下)
(5)若|Nt-Np|<ε1,转下时段;否则
qt=q(0)+(tNp-Nt)/[K(Z上-Z下)],转(2)步骤计算。 2.求年最小水库蓄水量Ve;
3.若|Ve-V死|<ε2,转下一年;否则
Np=N(0)+K[(Z正+Z死)/2-Z下](Z死-Ve)/T供转(1)步骤计算。 求出各年的供水期平均出力后,据设计保证率可求出Np。
8
2.3.2 计算结果
本次设计采用程序计算,各方案具体参数及结果如下:
2.正常库容1726.41m3/s*月,死库容442.91m3/s*月,兴利库容1283.5m3/s*月。设计保证出力Np=35.34万kw。 2.4 水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必需容量包括工作容量与备用容量两部分。 2.4.1 工作容量计算
本设计缺少电力平衡的资料,采用经验方法确定工作容量如下(按方案Ⅱ计算):
1.保证出力中部分担任航运基荷: N工基=10 (万kw)
2.N峰为担任峰荷工作容量
N峰= Np- N工基=35.34-10=25.34 (万kw) 3.按以下关系确定峰荷工作容量 N工峰= 3.08N峰+7=85.05 (万kw) 4.水电站工作容量
N工= N工峰+N工基=85.05+10=95.05(万kw) 2.4.2 备用容量计算
本设计电站担任系统负荷用及事故备用容量,方案取值见表2.1。
表2.1 备用容量表
方 案 N备(万kw) 115m 25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