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试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 12.试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3.试述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的发展特点? 14.幼儿时间知觉有何特点? 15.幼儿观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6.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五、综合分析题:
1.教幼儿儿歌或复述故事,有几种不同的教法。一种是教师教一句,幼儿跟一句;另一种是先给幼儿讲故事或看图片,然后再全文跟念,哪一种方法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2.你是如何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你认为过早地强迫幼儿接受正规的学科教育对幼儿有什么不良影响?
3.4岁的红红声称要画一辆汽车,可她在纸上画了3个长方形后又说,这是一个宝盒,在纸的空白处画了许多玩具、糖果,嘴里不停地叫着:“变吧,变吧!”,这些玩玩具和糖果画得比盒子还大,画完后,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小伙伴:“我们家里有一个宝盒,已经变出了好多东西”。请从这一事例中分析幼儿想象的特点。
4.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一般人都认为,幼儿园有助于幼儿发展健康的个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幼儿园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6.两个小朋友刚刚因争执而打架,可转眼就和好了,常常眼泪未干又笑了;幼儿刚入园时,看见一个小朋友哭,大家都会哭起来,看见大人笑,他们也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试分析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
7.离异家庭的幼儿莹莹随父亲和奶奶生活,他们禁止与母亲接触,可是莹莹非常想念她的母亲,于是她常常与小朋友说她常能看到她,她她给她买来了许多东西。请你从幼儿德育的角度谈谈,这位幼儿的表现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如果是幼儿园教师,该怎么帮助她?
8.为什么幼儿园体育、舞蹈等活动中,教师宜采用“镜面示范”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一、名词解释
. . .
.
1. 学习
2. 强化物
3. 发现学习
4.接受学习 二、简答题
1.幼儿学习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2.举例说明应如何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3.什么是强化物?幼儿园中常用的强化物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 4.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教师、同伴等对幼儿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5.简要解释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中怎样合理地应用这一理论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第1-3章)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2.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
3.观察法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2.客观性 发展性 实践性 综合创造
3.轶事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 行为核查 情景观察法(情景测
. . .
.
查法)
4.观察法 访谈法 测量法 实验法 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三、问答题
1.(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提高幼儿教育能效 (3)提高教师素质 2.
3.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4.(1)导论
(2)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3)幼儿的心理健康 (4)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5.观察法的作用:(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有效观察的条件:(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观察记录 (3)消除观察误差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P10)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4.性别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5.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 . .
.
6.最近发展区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 9.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11.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独特、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15.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6.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
18.具体形象思维既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维。
19.抽象思维指依靠语言或文字、数字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保持、重现 2 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
3.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 4.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5.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从上到下法则、从中心到边缘法则 三、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C 四、简答题(略) 五、综合分析题(略)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