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本的旁批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建议。阅读这篇文章,要结合旁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阅读建议。
3.阅读文章,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或为我们提供了文章的内容,例如前面学过的《济南的冬天》;或为我们提供文章的大致思路,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例如《再塑生命的人》……关注文章的题目,是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和角度,也应成为一种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4.继续指导学生默读,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5.介绍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故事,推荐阅读相关的书籍。 二、教学设计
1.默读与朗读相结合,整体感知课文。
首先默读,要求学生默读技巧比前一课有所提高,基本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快速默读。读后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开展朗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细腻隽永的语言风格,感知人物性格与心理。
2.运用情境再现和体验法,体会故事发展过程中“我”的心理,把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海伦·凯勒是一位特殊的盲人,她不只盲,还听不见也不能言说。这样的身体状况,一般都不曾经历,也无从想象。可以试着让学生闭上眼睛,捂上耳朵,通过类似“模拟”来想象海伦·凯勒的日常生活状况,体会她的困境与感受。还可以通过情景再现,激发学生体会“我”在莎莉文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细致、温情。
3.结合旁批,理解课文,体会语言。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阅读心得。 (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2)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述这种变化的?
(3)莎莉文不仅是海伦的老师,也是她人生的一个陪伴者。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的?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品读。
4.课后写作实践,阅读拓展。 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写一篇短文,谈谈对“再塑生命”的体会。
(2)海伦·凯勒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像海伦·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了解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进行相关资料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