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防骗宣传小手册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4:0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车票、机票预订等小广告。面对寒、暑假期间“一票难求”的现状,许多同学倾向于通过网络订购车票。但是请同学们不要轻信网站要求先付款后送票的交易请求,尽可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同时在领取网购机票、火车票的时候也要注意当场识别车票的真伪。

六、针对毕业生就业、在校生兼职的诈骗

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在网上投递简历,大部分企业单位也更愿意先从网上进行初期的人才筛选工作,一些网络骗子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对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诈骗。他们多半冒充某国际或国内著名企业,甚至世界500强的企业工作人员,自称是某助理或某主管,给大学生们打电话时,先进行一番摸底后,要求电话面试,然后以各种理由,让应聘者交纳手续费、押金等等;或是套取求职者信息,向其亲属实施的诈骗。

网上的招聘广告中,所谓“收入可观、轻松、兼职、可支配时间、可带回家”等大多是诱饵,引人上钩。以快递费、培训费、押金、服装费、中介费、考试费等名义收钱的,大多都是骗子。骗子手段花样翻新,但是请同学们时刻牢记一点:凡是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的,基本都是骗子。

七、针对各种资格、等级考试的网络诈骗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同学们对于自身要求也不断提高,马不停蹄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等级、资格考试、希望借此来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和就业竞争力,诸如:英语四、六级、小语种等级考试、托福、雅思、计算机二、三级、会计师、司法考试、人力资源师、秘书证、导游证……“考证热”急剧升温。 在互网络上,提供各种考试信息、考试资料、预测考题、考试答案的诈骗网站也层出不穷,作案手法有些类似于网络购物的流程。

八、针对学术论文的最新形式网络诈骗

当前,许多高校的学子(包括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要顺利毕业或者出站,无不需要发表若干篇论文,可是,当前期刊界,想要在权威的学术期刊或网站发表论文,不仅要下一番苦功,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甚至在煞费一番苦心之后也不见得能够发表一言半语。目前,一种号称能帮助发表学术论文得虚假网站应运而生,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2种:

1、网站声称把你写好的论文推荐给某些核心期刊,优先安排发表。按网站要求,先交50%的论文发表订金,在你交了订金,把文稿寄过去后,就石沉大海、论文不能见刊不说,订金也白交了,哪里还能要回来?

2、嫌疑人在网上设立与知名杂志同一名称的虚假网站,给受害人发送其文章可以在网站录用的接收或录用函,并给予其帐户,以让其向指定的帐户汇入版面费为由进行诈骗。

13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手段,作为大学生群体应该如何有效地识别、应对和防范? 别着急,警方为您支招: 当您在网上遇到骗子后,您该怎么做?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钩。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的口诀,比如对方要求你现在把钱给我寄过来,你就记住不决断晚交钱,说等一等,明天再说;第二句话“睡一觉过一天”是说一般睡一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都明白了,当时觉得比较晕,叫忽悠,睡一觉就好了;最后是找同学、室友、亲人谈一谈,大家聊一聊。有这三句话就保了三个险。 3、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学校保卫处电话、当地派出所报警电话,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警方提示:提高警惕,严防上当。

1、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

2、使用比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宝、U盾等支付工具。调查显示,网络上80%以上的诈骗是因为没有通过官方支付平台的正常交易流程进行交易。所以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不嫌麻烦,先看卖家信用值,再看商品品质,同时货比三家,最后一定要用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不要怕麻烦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克隆网站虽做得微妙微肖,但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一定要注意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 “字母”,就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是那些要求您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更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细分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

5、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请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你的财物一定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要交给他人,特别是陌生人,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14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其他应采取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还包括: 一是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二是注意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 三是禁止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

四是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者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加强对各类QQ病毒的防范和清除措施。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正以诡谲多变、防不胜防的态势侵入我们的生活,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所以加强预防心理,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常备警惕之心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四,警方提示:防范网上诈骗七要点

(一)、司法机关办案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办案过程中都会要求你到指定的地点面对面地开展工作,而且首先要给你出示证件亮明身份,绝对不会在电话中询问你的银行账户等有关个人秘密的信息,更不会要求你按指令操作银行账户或是将钱存入所谓“安全账户”之类。

(二)、犯罪分子在诈骗中会使用“任意显号”软件拨打电话行骗,他们会在你的电话上显示“110”“119”“120”等特殊号码或是一些你熟悉的号码进行诈骗。当你接到类似电话时不要轻信,有疑问你可以先挂断电话,然后回拨这个号码,这时你就会联系到被虚拟冒充的真实号码直接进行询问以辨真伪。

(三)、只有涉及经济或刑事案件,司法机关才会冻结个人账户,而且在冻结个人银行账户时,会向银行提供相关的法律文书,绝不会因为身份证丢失就去冻结个人账户。当接到类似电话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如果有经济利益损失,应及时拨打“110”或直接去公安机关报警。

(四)、当收到“请将钱汇入某某账户”的短信或是在网络聊天中熟人提出

15

借款之类的请求时,先不要着急汇款,应拨通对方电话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五)、当接到熟人出事要借钱或家人被绑架要求汇款之类的电话,一定要冷静,先不要着急汇款,要先采取各种措施联系当事人或其他关系人进行确认,这样便可以有效防止被骗。

(六)、要养成良好的使用银行卡习惯,绝不受不认识的人操控在ATM柜员机、电话银行或网银上操作个人银行账户。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用户的银行卡和账户密码。

(七)、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在不熟悉的网站上操作任何个人信息。操作个人账户等信息时,最好记住安全网站的网址直接输入登录,不要从一些不明链接上登录。

虽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五花八门,还在不断地翻新变化。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手段的电信诈骗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受害人给其账户内汇款。当大家都熟知了这一点,绝不轻信陌生人的话去操作银行账户或汇款,犯罪分子就无计可施。

五,网上诈骗应急挽救措施

当您感觉上当受骗时,不要心存侥幸,应当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及时终止交易的方法有: 1.拨打95516;

2.立即拨打诈骗账户归属地银行的客服电话(如工商银行 95588,建设银行 95533),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诈骗账号,重复输错五次就可以快速止付,时限为24小时,以此防止损失并为公安机关破案抓人赢取时间;

3.为防止诈骗账户开通网上银行,可进入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诈骗账号,重复五次输错密码就能使诈骗账号快速止付(涉案账户归属哪家银行,则登陆哪家银行进行操作)。

4. 报警时请您携带涉案的电话号码、短信息内容、网络地址、银行账号及卡号。

16

搜索更多关于: 防骗宣传小手册 - 图文 的文档
防骗宣传小手册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szi38lme5kaxd90scv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