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3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毛木耳又称黄背木耳,粗木耳等,与黑木耳相比,颜色较浅、质地硬、产量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易于栽培管理、出耳快、产期集中。栽培简便,产量高,产品既能鲜售又能干销,已成为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优势项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 一、分布与发展现状

1981年由台湾引入内地,90年代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毛木耳分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两大类,黄背木耳栽培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河南,安徽四省,白背木耳栽培主要在福建。黄背木耳是1988年引进到山东鱼台的,由于其产量高,质量好,易栽培,便于干燥贮藏,因此很快得到推广,鱼台与苏北相邻,形成了鲁苏一亿六千万袋连片的大产业格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二、营养价值与药用作用

毛木耳含有十七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特别是富含人体易吸收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木耳具有补气益智,滋补强壮 ,补血活血、养血止血、护肤美容,滋养润燥,养胃润肠等功效。尤其能够有效抑制人体各种癌细胞的生长,降血压,降血脂,有预防和治疗多种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作用。其绒毛含多糖尤为丰富,具有多种药效,有良好的清肺益气功能,是纺织、采矿、冶炼、理发、环卫等行业从业人员理想的保健食品。

三、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 (一)栽培季节

毛木耳属中温偏高、稳温结实性真菌。较耐寒耐热,菌丝在0℃以下较长时间不会死亡,在37℃时仍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30℃,子实体生长温度18~34℃,最适温度为24~28℃,培育出来的毛木耳产量高,质量好;温度超过30℃,生长快、耳片薄、色红而毛稀;温度低于15℃,耳基形成及分化均十分迟缓。在淮海流域11月下旬~翌年4月份制种和制袋培养,比较适宜的出耳时间为5月上旬~10月上旬。 (二)栽培方式

1

主要采用代料灭菌袋栽。室内、外均可,吊袋、菌墙、层架式竖袋和畦床地栽,可选用大棚、简易棚设施,也可利用林下遮荫栽培。 (三)耳棚设置

选用墙式栽培的拱棚,拱棚边高3m,棚顶中心高4m,宽8~9m,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为20~25m。用竹竿、塑料薄膜、遮阳网、草帘等材料搭建,棚顶上层为秸草、中层遮阳网、下层塑料薄膜,棚四周外层用遮阳网,内层用薄膜,以便隔热和调节光线。在向阳方向需要黑膜或使用遮光率较高的遮阳网,以减少直射阳光。在耳棚顶部需每隔3m开一个50cm见方的通气窗。耳棚内,按长度方向,设2列床架,中间留1.2~1.5m通道,按耳棚宽度方向横向排列,长3.5m左右、宽1m、高2.1m、全架分4层,底层离地10cm,每层间隔50cm,床架行间相距0.8~1m。 (四)喷水设施

在耳棚内安装微喷设施,既可减少用工量,又使水喷施均匀。 四、品种选择

毛781是福建三明真菌所在80年代选育出的优良品种之一。朵型大、肥厚、背面毛色黄色。菌丝生长温度5~33℃,最适温度22~25℃。出耳温度15~37℃,最适温度20~30℃。菌株抗病性强,是内销的主要品种之一。

毛912、43-1、E03由台湾省引进。朵型大、面黑、背白,品种外观形状好,最典型的特点是背面绒毛多而白,耳质柔软,肉质细腻,品质优良,出耳温度18~33℃,最适温度20~30℃,是切丝加工和出口外销的主要品种。

毛8903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朵片大、耳面红褐色、背面绒毛短而白,耳厚角质多,耐高温,出耳温度15~35℃,最适温度20~30℃,适于鲜销和干制。

天晴1号由山东鱼台振南木耳合作社选育,菌丝生活力强、抗逆性强、朵型大、肥厚、产量高、耳片厚、出菇早,是鲜销和干制的主要品种,适于山东。 五、科学配方 (一)常用配方

1、棉籽壳500千克,麸皮或米糠40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石膏粉10千克, 石灰粉10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白糖1千克。

2、玉米芯500千克,麸皮50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石膏粉10千克,石灰粉 10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

2

3、木屑500千克,麸皮50千克,饼肥15千克,石膏粉10千克,石灰粉210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白糖1.5千克。

4、棉籽壳150千克,玉米芯200千克,木屑150千克,石膏粉10千克,石灰10千克,麸皮40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

5、玉米芯350千克,木屑3150千克,麸皮50千克,石膏粉10千克,石灰7.5千克, 磷酸二铵2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

6、玉米芯350千克,木屑150千克,麸皮50千克,石膏粉10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 (二)参考配方

1、杂木屑68%,棉籽壳15%,麦麸15%,石膏粉1%,碳酸钙1%。pH值自然(以下同)。

2、棉籽壳50%,杂木屑40%,麦麸8%,碳酸钙1%,石膏粉1%。 3、阔叶树木屑80%、麦麸或米糠15%、玉米粉3%、石膏粉1.2%、磷酸二氢钾0.5%、尿素0.3%。

4.花生茎蔓粉53%、玉米芯25%、麦麸12%、棉饼粉5%、玉米粉3%、石膏粉1.2%、磷酸二氢钾0.5%、尿素0.3%。

料水比(1:1.2)~(1:1.5),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65%。 实践证明,采用多种原料混合培养,比单一原料产量高,棉籽壳和花生茎蔓栽培料产量较高。 六、菌袋制作 (一)拌料

把主料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麸皮、米糠等倒在水泥地上摊平,再把辅料石膏粉,麸皮,石灰粉等混合均匀撒在主料上,把糖,磷酸二铵,磷肥溶入水中,再把水加入料中,搅拌均匀半小时后即可装袋。 (二)装袋

手工或者机械装袋均可。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42cm×17cm(墙式立体栽培法)、50cm×17cm(立袋出耳适合林地树下栽培与夹袋高层栽培)。装好的料袋必须松紧适度(用手指轻按不留指窝,手握有弹性)。若装袋过松,导致菌丝生长过稀;若装袋过紧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装好袋的两端都扎成活结,以便接

3

种操作。 (三)灭菌

装料后迅速进入常压灭菌灶内灭菌,100℃后保持10~12小时,注意补水,再继续焖一夜,效果更好。 (四)冷却

把料袋从锅内及时取出,运入消过毒的室内或大棚内,8~10个高为宜,一定要摆放整齐,每排之间相隔8~10厘米,以便散热降温,料袋要轻拿轻放,发现菌袋破裂小口的,不要用手摸,用胶带及时粘上,破裂大口的要将料倒出重新装袋、灭菌。 七、接种 (一)用具

出锅完毕,把接种用品及菌种搬进接种室或接种棚内,用具主要有脱鞋,板凳,喷雾器,酒精,小勺等。 (二)洗种

用水桶盛大半桶清水,放入克霉灵50克溶入水中拿菌种去掉套环,打开袋口用小勺挖掉上端一厘米,然后放入克霉灵溶液中,内外清洗片刻拿出,用手拧一下袋口放好备用。 (三)消毒

用克霉灵50克加水7.5千克,用喷雾器喷洒接种用具及刚出完锅的料袋,随后用烟雾消毒盒点燃消毒,用量每锅10~15盒,一般都是头天傍晚7~8点前后灭菌。雾 (四)接种

待菌袋料温降到30℃以下,室内没有明显的气味,接种人员即可进入,先换上脱鞋,用75%的酒精擦手,把清洗好的菌种打开袋放好,取栽培袋,解开栽培袋扎口绳,用勺子取菌种放入袋内,尽量撒开,使袋肩部都有菌种,然后扎上袋口。一袋菌种可接种20~25袋培养料。 八、发菌培养 (一)排袋

接种后的菌袋放到培养室或大棚培养。发菌室应清洁、避光、冬暖夏凉、易

4

搜索更多关于: 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的文档
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t0q6bi1r75cln2zbb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