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卷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 C )
A.各种游戏的总和 B.各种科目的总和 C.各种活动的总和 D.各种教学的总和 2.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更没有固定的“教材”或者预先设计好的( D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组织形式 D.教育活动方案 3.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幼教界被称为“南陈北张”的两位幼教家是( A ) A.陈鹤琴和张雪门 B.陈鹤琴和张宗麟 C.陈嘉庚和张雪门 D.陈嘉庚和张宗麟 4.设计幼儿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之一是( C )
A.生活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5.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幼儿是( B )
A.借助教材学习B.在行动中学习C.通过内部思维进行学习D.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 6.课程单元计划是( C )
A.学年计划的具体化B.课程计划的具体化C.学期计划的具体化D. 总体计划的具体化 7.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学习环境、家园合作和( A ) A.日常生活活动 B.阅读活动 C.科学探究活动 D.户外活动
8. 师幼之间、同伴之间、家园之间应构建互相信任、彼此接纳、相互支持的关系。这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 A )
A.关系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发展性表现在对幼儿园课程的( C )
A.诊断、测量和评价上B.测量和评价上C.诊断、建议和反馈上 D.建议和平衡上 10.蒙台梭利认为,3~7岁儿童的发展是在( C )
A.教学中实现的 B.游戏中实现的 C.“工作”中实现的 D.学习中实现的 11.贯彻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应允许并重视幼儿的( D ) A.意识 B.情感 C.能力 D.表达和表现 12.高瞻课程目前是世界上影响较大的( A )
A.课程模式 B.课程方案 C.课程实施方法 D.课程内容 13.学科活动设计应注意目标的合理性、内容的适宜性和( A )
A.方法的有效性 B.理念的正确性 C.内容的趣味性 D.材料的丰富性 14.主题是一种围绕某个中心形成的教育内容的组织结构,也是( D )
A.活动形式的集合B.活动路径的集合C. 教育原则的集合D.其自身及相关内容的集合 15.建立档案袋的目的包括:记录儿童各个方面的成长历程;为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且( C )
A.汇集儿童作品 B.汇集儿童的表现资料 C.与家长交流 D.汇集教师检查的材料 16.幼儿也是幼儿园课程的( C )
A.实施者 B.组织者 C.评价者 D.决策者 17.在教学活动开始阶段,建立教学活动计划和目标的基础是( A )
A.本班幼儿现状 B.教材内容 C.教师兴趣爱好 D.环境条件 18.多彩光谱评价方案中的“光谱”是指人的多元智力表现和( D )
A.多种工作方式 B.多种处世方式 C.多种待人态度 D.多种学习方式 19.区域活动设置的效益性原则是指所开设的活动区域的种类和数量要充足,能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但又不能造成浪费和( B )
A.损坏 B.闲置 C.重复 D.低劣 20.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实施强调( D )
A.端坐静听的学习方式 B.电子化的教学方式 C.“计划一工作一回顾”的活动流程 D.艺术化的教学方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课程理念:是指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基本立场和指导思想,(2分)它是课程编制者和实施者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反映。(1分)
22.档案袋: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汇集起来的信息总和,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努力、进步、学业成就。(3分)
23.质化评价:般通过自然情景下的调查,或对各种口头的、书面的材料加以细致地分析,全面充分地提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揭示其中的意义。(3分)
24.心理逻辑:就是学习者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1分)哪些概念先获得,哪些概念后获得,(1分)按照怎样的顺序或规律获得。(1分)
25.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1分)一种是现实发展水平,另-种是在成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2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6.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答:首先,幼儿园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1分)
其次,在幼儿园课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不是随随便便的经验,而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获得的有益经验。(1分)
第三,经验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或做事,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活动,也包括计划和非计划的活动。(1分)
第四,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各地各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1分) 第五,幼儿园课程强调整体结构。(1分) 27.简述表现性目标的适用范围。 答:表现性目标的适用范围有三种:
(1)表现性目标在一些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或需要高级认知参与的活动中体现得较多。(2分)
(2)表现性目标比较适合表述中长期目标。(2分) (3)表现性目标可以表述情感态度类的目标。(1分)
28.简述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
答:瑞吉欧坚信,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1分)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1分)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l分)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以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1分)教育的目的是要增加儿童发明和发现的可能性;为学习提供条件,通过一一种积极的、相互的交流,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学习。(1分) 29.简述幼儿园游戏中的观察记录内容。 答:(1)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1分) (2)幼儿的玩耍情况。(1分) (3)师幼互动的情况。(1分) (4)幼儿的人际交往。(1分) (5)幼儿的发展情况。(1分)
30.简述制定区域规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2分) (2)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1分)
(3)要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1分) (4)要以多种形式呈现规则并提醒幼儿。(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试述区域活动的价值。
答:(1)区域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对行动的控制能力及幼儿的独立性。(2分) (2)区域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2分) (3)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性化地发展。(2分) (4)区域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2分) 具体闲述。(2分)
32.试分析记录档案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答:(1)促进儿童的学习。(1分) (2)支持教师的教学。(2分) (3)刺激家长的参与。(2分) (4)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2分) (5)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1分) 具体阐述。(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3.案例:天天和凡凡已经是第二次进入聪明宝宝活动区域了,他们将盘子里所有的物品匆匆分完后,两个人小声嘀咕了一会儿便离开了活动区。几天以后,当教师再次回到这个活动区时,只见活动区域堆满了各种实物,包括娃娃家的调羹、叉子、小超市的水果、蔬菜、理发店的梳子、洗发水等。天天和凡凡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跟其他小朋友一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东西,包括花露水、手表、钥匙等。在活动区域,几平每次活动都有新的物品出现,聪明宝宝区域的材料丰富起来了。天天和凡凡的兴趣又重新高涨起来了。 试根据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要求分析案例。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合理,符合相关理论;语言表达流畅。
答:教师应根据区域内容投放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与玩具,才能保证幼儿自由地选择到合适的材料。(2分)一个区域内可能设有不同的活动,不同活动需要不同的操作材料。(2分)即使是同一个活动也需要投放多种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2分)
案例中的幼儿对活动区城有想法、有议论,兴趣淡薄,,是因为活动区域的材料投放不足。(2分)幼儿自发地把家中的物品带到活动区城,使活动材料丰富多彩,拓展了游戏内容,幼儿活动兴趣重新高涨。同时,自已寻找材料的过程也是快乐的,有趣昧的。(2分) 六、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4.设计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纸杯玩具》 设计要求:
(1)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准备充分到位;
(3)活动方法恰当适宜、灵活多样; (4)活动过程结构完整,动静交替;
(5)活动延伸具有现实意义。 答:[评分参考]
(1)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2分) (2)活动准备充分到位。(2分)
(3)活动方法恰当适宜、灵活多样。(2分) (4)活动过程结构完整,动静交替。(2分) (5)活动延伸具有现实意义。(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