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违法建设的行政区域分布
按照违法建设的主体划分,单位违法建设共有498.35万平方米,其中省直单位17.92万平方米、市直单位20.56万平方米、区街67.49万平方米、企业193.85万平方米、其他198.54万平方米(见图3)。个人违法建设共有1278.06万平方米,其中城市居民427.52万平方米、农村村民850.53万平方米;党员干部53.55万平方米、群众1222.51万平方米。
单位违法建设(498.35万平方米)4%49%省直单位市直单位区街企业其他39%
图3 单位之间违法建设比较
违法建设的发展现状,用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同志的话说,已经到了“触目惊心、泛滥成灾”的地步,已经超出了政府和公众所能容忍的“底线”。这次摸排,使得合肥市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对违法建设的数量、成因、权属类型、拆除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不同的群体利益,有了一个比较清晰了解和准确把握。
2005年6月10日至16日,合肥市专门组织了各区及市直部门一把手20多人的党政考察团到长沙、深圳、南京三市考察借鉴兄弟城市查处违法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2005年6月20日至26日,合肥市连续组织召开了4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分别邀请部分建筑设计专家、社会学家、法学专家、省市新闻工作者,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外来投资者,部分街道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
的意见和建议,参加座谈的代表从12个方面说出违法建设的危害,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2005年6月30日,中共合肥市委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上,充分肯定了市查违领导小组前期所做的工作,研究讨论并通过了市查违领导小组起草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设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查处违法建设的决定》(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后以法规形式发布)、《市政府关于查处违法建设的通告》、致广大市民群众的《公开信》、《查处违法建设第一阶段实施方案》、《查处违法建设宣传方案》、《查处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查处违法建设期间的《就业援助实施意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意见》、《住房保障实施意见》、《法律工作指南》等10多个主体文件和相关配套文件,为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做了扎实的政策准备。与此同时,市查违领导小组及时向市人大和市政协通报有关情况,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市几大班子对查处违法建设问题认识高度一致,思想空前统一。
三、全市动员,扎实推进
2005年7月4日,合肥市召开全市查处违法建设动员大会,正式出台查处违法建设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所有在肥的领导同志全部出席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亲自作动员讲话,省委副秘书长李祖顺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市委副书记、市查违领导小组组长黄同文做主体报告。动员大会使全市上下对查处违法建设的思想认识得到了高度统一,标志着全市查处违法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按照市查违领导小组最初设想,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分阶段逐步完成除城中村、危旧房密集地区的违法建设查处任务。第一阶段从2005年6月7日至2005年12月底。具体又分为调查摸底和政策准备、宣传发动、实施拆除、完善巩固拓展等4个步骤。由于决策正确、
各项准备充分、执行有力,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果断打破了当初目标设想,灵活地把后期一些重点任务提前执行。
一时间,合肥市从南到北,由东到西,从主次干道到铁路沿线,从城市中心区到城郊结合部,拆违风暴所到之处,无不如秋风扫落叶之势,一处处违法建设被夷为平地,一处处卫生死角被整治一新,取而代之的是赏心悦目的绿树、青草和鲜花??
2005年7月12日,合肥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全市率先响应拆违号召,分别对位于淮河路、寿春路的两处过期临时建筑进行了自拆,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震动。
2005年8月7日,合肥市召开长江路违法建设集中拆除整治动员大会,全长25公里的长江路开始整治。
2005年11月4日,大蜀山风景区集中整治会议召开。 2006年2月21日,以“两清一创”为目标的2006年全市查违工作正式展开。
2006年3月22日,环城公园及周边地区拆违整治会议召开。 2006年3月23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全市查违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2006年5月8日,市查违领导小组召开环城公园第二阶段集中拆除工作会议。
2006年7月1日,孙金龙等省市领导冒雨视察环城公园整治现场。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努力,截至2006年11月8日,全市(不含三个县)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近1275.85万平方米。其中,包河区337.59万平方米、瑶海区229.14万平方米、蜀山区257.93万平方米、庐阳区207.46万平方米、高新区135.2万平方米、经济开发区56.63万平方米、新站试验区46.54万平方米、政务文化新区4.76万平方米(见表1)。
表1 单位 万平方米
单名称 面全 包河区 瑶海区 229蜀山区 257庐阳区 207高新经济新站区 46.54 政务区 4.76 位 市 区 区 13557.1275337积 .85 .59 .14 .93 .50 .20 19 各区、开发区拆除违法建设一览表
截至2006年9月4日,全市共有29个街道(乡镇)基本实现了“无违法建设街道(乡镇)”目标,285个社区实现了“无违法建设社区”目标。在已经拆除的违法建设中,“自拆、助拆”占1255.13万平方米,“强拆”的占18.85万平方米,“自拆、助拆”率达到98.5%以上,“强拆率”不足1.5%,在不补偿一分钱(合法建筑拆迁除外)的情况下,没发生一起冲突,实现了“零事故、零冲突”。据省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近90%的市民认为查处违法建设使“城市变靓了,变美了”,93.8%的市民对查处违法建设的效果表示满意。现在,人们明显地感觉到合肥的道路宽畅了,城市清爽了。
2005年12月,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专题安排合肥市作典型发言。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中国政务信息网《市长案例库》、建设部《工作调研与信息》等,都对合肥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介绍。
2006年9月,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及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颁奖典礼上,合肥市以“铁腕拆违”实现“零补偿、零冲突”从全国36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排在8个获奖城市的第一位。大会认为,合肥市“大拆违”模式将填补国内城市在查处违法建设方面的许多空白。
四、依法查处拆除违法建设的基本做法
合肥市在依法查处拆除违法建设的过程中,市领导班子创造性地采用了几点基本做法,保证了大拆违扎实有效地推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