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母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锌白矿中的ZnO、Fe2O3和CuO均溶于硫酸,只有SiO2不溶于硫酸,故滤渣1是SiO2。酸浸时为提高锌元素浸出率可采用将锌白矿充分粉碎、或适当加热及酸浸时充分搅拌等措施。(2)置换时锌可与H+、Fe3+和Cu2+反应,则另一主要的化学方程式见答案。(3)氧化时主要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在后面调pH时将它除去,离子方程式见答案。溶液pH控制在(3.2,6.4)之间的目的是使Fe3
+
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
答案 (1)SiO2 粉碎锌白矿(或充分搅拌浆料、适当加热等) (2)Zn+CuSO4===Cu+ZnSO4 (3)3Fe2++MnO
4-
+7ZnO+9H+===3Fe(OH)3+MnO2+7Zn2+
使Fe3+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MnO-4变为MnO2沉淀,避免引入杂质 (4)ZnSO4、K2SO4 【
考
法
训
练
3
】
利用生产硼砂的废渣——硼镁泥(主要成分为MgCO3、SiO2,还含有少量Fe2O3、MnO、CaO等)为主要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镁[MgCO3·Mg(OH)2·2H2O]的工业流程如下:
(1)写出“酸溶”一步中,MgCO3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溶时硫酸稍过量(pH约为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nO2和________,写出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时需通蒸汽至80 ℃,边加热边搅拌,温度控制在8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酸溶”时使用过量的酸能尽可能让MgCO3等物质溶解,提高Mg元素的浸出率,从而提高产率。(2)“氧化水解”一步中,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Mn2+被氧化为MnO2,可写出Mn2++ClO-―→MnO2↓+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进行配平即可。(3)一定要从温度过低、过高两个方面的影响来回答;根据流程提示可写出
MgSO4+
(NH4)2CO3―→MgCO3·Mg(OH)2·2H2O↓+CO2↑,然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 答
案
(1)MgCO3+H2SO4===MgSO4+H2O+CO2↑
使MgCO3完全转化为MgSO4
(2)Fe(OH)3 Mn2++ClO-+H2O===MnO2↓+2H++Cl-
(3)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碳酸铵分解(或轻质碳酸镁分解) 2MgSO4+2(NH4)2CO3+3H2O===2(NH4)2SO4+MgCO3·Mg(OH)2·2H2O↓+CO2↑
工艺流程与反应原理
【
考
法
训
练
4
】
(2017·
盐
城
三
调)以电镀污泥[主要成分为Cu(OH)2、Cu2(OH)2CO3、Fe(OH)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纳米铜等的工艺流程如下:
(1)“浸取”时,工业上采用3 mol·L-1H2SO4溶液在室温下浸取1 h。 ①Cu2(OH)2CO3被浸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可提高铜和铁的浸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电镀污泥浆化处理 b.适当增大液、固质量比 c.浸取时间缩短一半 d.控制浸取终点pH>3
(2)“萃取”时,两种金属离子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当pH>1.7时,pH越大金属离子萃取率越低,其中Fe3+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萃取”得到CuSO4溶液制备纳米铜粉时,Cu2+的还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20~75 ℃区间内,温度越高Cu2+的还原率也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适量氨水,静置,再经________等操作可得到Fe2O3产品。
解析(1)①Cu2(OH)2CO3被H2SO4浸取,反应生成CuSO4、CO2和H2O。②浆化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浸取率提高,a正确;增大液固质量比,即投入的酸比固体多,则固体溶解得充分,b正确;浸取时间短,浸取不充分,c错误;从图甲知,pH=1.7时,浸取率高,酸性强,溶解充分,d错误。(2)Fe3+水解显酸性,pH增大,促进Fe3+水解,即Fe3+的萃取率降低。(3)①从流程图知,反萃取液在pH=10时,加入N2H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Cu,根据Cu和N得失电子守恒,用OH-平衡电荷。(4)萃取的水相中加入氨水,生成Fe(OH)3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煅烧Fe(OH)3可生成Fe2O3产品。
答案 (1)①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②ab (2)Fe3+的水解程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
(3)①2Cu2++N2H4+4OH-===2Cu↓+N2↑+4H2O ②温度越高,N2H4的还原性越强 (4)过滤、洗涤、干燥、煅烧 【
考
法
训
练
5
】
(2017·徐
宿
连
三
市
三
模)以冶铜工厂中预处理过的污泥渣(主要成分为CuO和Cu)为原料制备CuSO4晶体的流程如下:
(1)氨浸过程中加入氨水后,持续通入空气生成[Cu(NH3)4](OH)2,写出空气中氧气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入空气的另一个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选用氨水、氨水-碳酸铵混合溶液氨浸时铜元素的回收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浸取液为氨水时,反应温度控制为55 ℃,温度过高铜元素回收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取液为氨水-碳酸铵混合溶液时,铜元素的回收率受温度影响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氨过程的生成物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除氨外其余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1)通入空气除了作为反应物外,另一作用是对溶液进行充分搅拌。(2)①温度过高,氨水分解,氨气逸出,反而使铜元素的回收率降低;②氨水和碳酸铵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实质上构成了一种缓冲溶液,故升高温度对氨水的影响较小。(3)蒸氨过程中涉及[Cu(NH3)4](OH)2反应,得到的沉淀是CuO,另外有NH3和H2O这些两元化合物。(4)蒸氨得到的NH3又可以到第一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