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
摘要: 研究目的:情感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举例说明情感教学的功能、作用和意义。 研究结果和结论: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教师以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责任感,并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教师应充分利用积极效应,因势利导,克服某些心理因素的消极影响,实施正确的情感教学,应用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的情感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建议:在体育教学中,依据情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运用情感教学原则,并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全面发展学生。 关键词: 情感教学 体育教学 运用 1、前言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者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求知欲增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不良的情绪会干扰心理活动的内稳
定,影响个体运动技能和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提高自身的组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教师还应努力挖掘情感要素,实施情感投入,创造良好的课堂情意氛围,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2、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2.1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表明,情感确实存在着某种功能,并且这些功能往往具有两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有的情况下则起着消极的破坏作用。也可以说这是情感两极性在功能上的表现。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情感有着情绪兴奋性高、易起伏、心境化、情绪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向好的方面运用,就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反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敌对情绪。
2.1.1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或帮助而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效能。如某小学生400m考试总是不及格,上课练习时不是跑一段、走一段,就是跑的速度很慢;练习一结束,教师要求同学之间相互测脉搏,大多数学生都在150次左右,而这位学生才120次左右。教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课后了解情况,发现没有特殊原因。这时,教师注意了教育方法,主动找这位学生承认教师有很大的责任,对他的关注不够,并表示以后的课大家一起努力,改进跑的技术,注意跑的节奏和呼吸方法。一段时间以后,耐久跑的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400m成绩达到良好。这位学生把教师对他的关心、
表扬、肯定化成了内在的动力,不断努力,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调动了上课积极性。
2.1.2情感的协调功能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的处理。如体育课上进行往返接力跑比赛,比赛结束,教师判定各小组名次准备评价时,获得第二名的小组为自己鸣不平并指责获第一名的小组少跑一个人;其他小组在短暂记忆后也大声谴责投机取巧的小组;部分学生还指出了犯规同学的名字,场地上一片不平声。教师了解情况后问那名学生为什么不跑,那名学生支吾了几声,没有说出确切的理由。这时,教师先肯定了这名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即集体荣誉感强、怕自己的能力影响本组的成绩,然后指出体育比赛不但要争取好成绩,更要遵循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如此处理,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当然,情感还包括有调节、强化、感染、迁移、疏导等功能。若在教学中善加利用这些功能,相信学生对于学习会更感兴趣的。 2.2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良好的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在体育课上,教师以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责任感,并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因此,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诚恳地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
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也应做到严的有方、严中有爱、爱中有理,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可近,而不是敬而远之。教师在知识方面要学识渊博、在品德方面要光明磊落、在行为方面要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积极效应,因势利导,克服某些心理因素的消极影响,实施正确的情感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只要意识到且正确运用到教学中去,一定会对教学起到增效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呢?我认为要运用情感教学,必须围绕三大原则进行。
3.1寓教于乐原则:这是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的一条核心原则。 3.1.1寓教于乐中的“乐”,既包含“快乐”又包含“兴趣”,是“快乐——兴趣”之趣,其内涵比传统的乐学更丰富。传统的乐学只是指学生的“外在乐”,而快乐——兴趣不但指学生的“外在乐”,而且以促进学生由“外在乐”向“内在乐”方向转化为目标。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快乐,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喜欢和乐于学习、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加强、巩固,并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3.1.2寓教于乐是以调节学生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为操作点,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