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三条东西横断道路。
低地路:从亚柯贴着迦密山、基利波山的山坡,经夏洛设、约念、米吉多、他纳、以伯莲、耶斯列到达伯珊,爬上高原到达基列的拉末。
从亚雅伦往伯和仑上坡:越过便雅悯鞍部,下耶利哥,在吉甲附近越过约旦河,经伯耶西末爬上高原到达希实本。
从加萨往东南:经寻的旷野,以及洼地墨拉,入亚拉巴,再往东越过谷地到达普嫩。从普嫩枝地槽到达波斯拉。
其他横贯道路:一条从拉吉到希伯伦,经洗斯坡下到隐基底。另外从伯示麦到耶路撒冷。从希伯伦往西南,经亚拉得,达到死海南端。从沙伦的梭哥附近,经撒玛利亚的山岗到示剑。在加利利,横贯东西,从亚柯,取道由于下陷断层所成的巴托夫谷地,经谷中的哈拿顿,转入雅比涅谷,到加利利海的南端,在此连接干道的东岔。
交通工具:古时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驴子、骡子,耐劳易于饲养。骑马,坐车亦有之。以马备战。
第七章
巴勒斯坦的居民
迦南土著居民
在约旦河东,有利乏因人、苏西人(基列高原土著)、以米人(摩押高原土著)、何利人。
在希伯伦,有亚卫人、亚衲人。 后来分布在巴勒斯坦的民族: 滨海平原有非尼基人、非利士人。 约旦河谷是迦南人。
从亚述移居来在约旦河西山地是赫人。 约旦河东,从黑门山至亚嫩河是亚摩利人。 从黑门山坡到米斯巴是希未人。
17
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在加利利是比利洗人。 在耶路撒冷是耶布斯人。 迦南民族简介:
何利人:以东西珥山的土著,比以东人还早。后被以扫后代灭掉。 亚卫人:在迦南最南端,后被非利士人所灭。
亚衲人:巨人民族,始祖为亚巴,住在希伯伦。希伯伦亦称亚巴城。以色列进占迦南,灭族毁城。幸存者在加萨、加特、亚实突。
利乏因人:在迦南、以东、摩押、亚扪。巴珊王噩是其最后一个王。 希未人:含之子迦南的后代。雅各时分布在示剑、基遍、黑门山坡至哈马口。大卫时代,在北部山地。
比利洗人:约书亚时代在山地。以色列人未能将其赶出,与其杂居通婚。 耶布斯人:耶路撒冷附近山地居民。以色列进占迦南时代,相互杂居。 亚摩利人:在约旦河两岸山地。其名字作为整个迦南人的总称。
非利士人:含的后代。从迦菲托迁居来,公元前12世纪,从希腊爱琴海被逐出的海民,其中一支为拉斯特人入非利士地。
摩押人:罗得长子摩押后代。在盐海以东希实本。
亚扪人:罗得儿子便亚米后代,在盐海、约旦河东、亚嫩河、亚博河之间。公元前13世纪,亚摩利人在此建国。公元前2世纪,攻打以色列,被犹大马喀比击败。
亚玛力人:以扫后代,游牧民族。原在犹大南地。犹大王希西家时代,余民被西缅人灭于西珥山。
阿拉伯人:今天泛指操阿拉伯语的民族。古代指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闪族居民。分两个支派:一是高贵的本都因人,祖先是卡坦。一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以实玛力的后代之子孙。
希伯来人
公元前17世纪中叶,亚伯拉罕从迦勒底的乌尔,西迁至哈兰,后越过幼发拉底河,举家迁往迦南地。迦南人依此称其为希伯来人。此为游牧部落。以色列民族由此而出。圣经中有其详细的民族历史。
以色列出埃及进占迦南的路线
18
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所经之地:兰塞、疏割、以倘、密夺、红海、巴力洗分的比哈洗录。红海又称芦苇海,以色列所经之地可能是:从苏伊士湾到地中海之间的一片湖泊沼泽地带,含曼扎拉湖、巴达维勒湖,今称苦湖。但具体路线难以确定,有两条可能路线:
一是过红海后,经书珥旷野到寻的旷野,此地的希达山脉有几处成为西奈山的山峰,但此路线被传统观点所否定。
一是沿苏伊士湾南下,到西奈旷野、西奈山、巴兰旷野、迦底斯巴尼亚、寻的旷野。这是传统路线。
后从迦底斯经以东边界的何珥山,到撒摩拿、普嫩、阿伯、以耶亚巴林等地,绕过以东,走朝向亚卡巴湾的路,到亚卡巴经以东北部北上,具体路线不详。
在摩押境内击败亚摩利王。在巴珊路上击败巴珊王噩,最后到达约旦河东。
第八章
巴勒斯坦人的宗教
迦南人是多神教。伊勒为众神之首,神之父,人之父,年代之父,被造物的创造主。他的妻子是亚舍拉,生子70位,其标志为一棵树或木柱。
亚舍拉之子为巴力,意即主,可用于众神之间任何一位。掌管五谷丰登,为风暴之神。其大敌为死神摩特。巴力的妻子是亚纳斯,战争女神,骑在马背上的裸体女人,手拿盾牌、矛枪,亦为爱与繁殖女神。她与女神亚斯塔露、亚斯塔德同掌人和动物的生产繁育。
乌迦列文献显示:巴力的史诗中称巴力的妻子是亚纳斯。圣经中显示为亚斯塔露(士2:13)。
菲利士的主神是大衮,谷神,为伊勒的儿子。菲利士人有大衮庙,为其求神保佑丰产的敬拜场所。
亚扪人的神是摩洛,或米勒公。亚扪人献婴儿为祭给摩洛。 摩押人的神是基抹。也是献婴儿祭给此神。
还有瘟疫之神厉邪,健康之神撒冷,音乐之神歌萨。
19
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这里一年四季的变化,被迦南人加以神化,巴力与死神摩洛的斗争,显示出四季的循环。巴力若战败,是为干旱的夏季,万物萧条。反之,为寒冷的雨季,万物复苏。
迦南人与闪族人都相信地下的阴间世界。人无论善恶,死后都要入阴间,与死去的祖先之灵魂同住。故他们有家族坟墓。死者生前所用之物,都要作为殉葬品,死者阴间继续使用。
迦南人与以色列人都没有天堂、复活、来生报偿等观念。
以色列人是一神论,救恩的上帝,弥赛亚的观念,立约的上帝,摩西律法等为其主要信仰特征。以色列吸收其他民族的宗教观念,献祭于上帝,显示祭坛,节期礼仪等信仰特征。并吸收迦南人神需要住所的思想,为上帝建造圣殿,约柜,会幕。以色列人逐渐偏离摩西时代的信仰,受迦南人影响。受到本族先知的谴责。新约时代,主耶稣批评其信仰不纯,偏离了上帝的信仰。
第九章 犹太的计量学
巴勒斯坦历来受外来统治者影响,文化晚数百年,各种制度包括度量衡深受其影响。旧约时代受埃及和巴比伦影响,新约时代受希腊和罗马影响。犹太计量学不很精确,没有一套完备的标准。在商业、税制、建筑等方面,其计量名称各不相同。在圣经时代比率也不一致,或近似,或不同。
犹太人的计时方法:古代和新约时代不同。
夜:古代分三更,初更(入夜-半夜)、中更(半夜-鸡鸣)、末更(鸡鸣-日出)。新约时代罗马制分为四更,初更(黄昏-日落,18-21时)、二更(午夜,21-24时)、三更(鸡鸣,24-3时)、四更(早晨,3-6时)。
昼:古代分为三段,早晨(日出-上午10时)、日热(正午,上午10时-下午2时)、日凉(黄昏,下午2时-6时)。新约时代分为12时,清晨6-7时为第一时,7-8时为第二时等等,17-18时为第十二时。
日:埃及制,即古代希伯来制,从日落到次日日落,24小时为一日。巴比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