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婴儿由妈妈哺乳,三年断奶。断奶时,设摆筵席请客。孩子一出生,要起名字,第八日行割礼。新约时代,因割礼引起争论,外邦人接受基督教,是否要受割礼?后耶路撒冷会议规定,入教者不受割礼的限制。外邦寄居者凡相耶和华守节期,须受割礼,否则不能吃逾越节的羔羊。
产妇生男孩要洁净40天,生女孩为80天。满了洁净期,母亲要献上雏鸽、一岁羊羔为燔祭,一只雏鸽或斑鸠为赎罪祭。贫穷人无力献羊羔,则另外献一只雏鸽,两只斑鸠。男孩13岁成年,举行成年礼,此后拥有社会成员的公民权,可参加法定的事务。
犹太人不知道来生,人死后要下阴间。
死亡是人生中断,一种悲剧。有为亲属死亡哀痛的习俗,哀哭仪式:伤心撕裂衣服,披上丧服,腰束麻布,拔掉胡须,头蒙灰尘。居丧期间,不洗身子,不修脚,不洗衣服。躺在地上。举哀7日。
哀哭去邱坛、岔路口、上房顶。有职业的哀哭妇人,朋友吊唁,雇请吹笛人或哀哭妇人,大声举哀。
哀哭日子满足,必须沐浴。至于丧家,在死人未埋葬前,不得在自己家中吃喝,必须到别人家吃喝。
尸体为不洁之物,当地气候炎热,为防止尸体腐烂,人死后立刻埋葬。埋葬后,在坟墓前摆设丧筵。次日清早,妇女必须前去探墓。
一般用土葬。把焚尸看作极为残暴的行为。摩西律法规定,凡是生前犯下重罪,或受神惩罚而死者,必须用火葬。
旧约时代,人一经断气,在旁边的至近亲属,会为死者瞑目闭嘴。后有专人将尸体洗净,用香膏抹尸体,用布缠裹尸体。一个月内的死婴,由母亲抱到墓地。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死孩,与成人一样放在架上,由亲属抬出去埋葬。
墓穴,富人生前已经准备好,一般墓地离居民区、水源、大路比较远。墓地周围不许人放牧、吃喝、游玩,只准哀哭祷告者来此。
每家都有祖坟,若不能与祖先同葬,被认为大耻辱。外人在寄居地无墓地,如获准葬在当地人祖坟中,是对其最好的表示。生前亲密相爱之人,都喜欢死后葬在一起。
穷人墓地:一般是城外义冢,公众墓地,不是一人一穴,而是一个大坑,用
29
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布包裹的尸体,相隔一尺五寸,一个挨着一个,用土掩埋。犹太人还有专门为外邦人预备的义冢。
富人墓穴:一般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大,可安放担架,抬担架之人可站立。内层有许多长方形小洞,安放尸体,洞口铺方块石板,板上凿有弧形槽,用以安放圆石片做的墓门,可以滚动开关。城内的石洞,只有君王、先知、知名人士才可以在此安葬。
当尸体腐烂后,为要腾出位置埋葬新的死人,便将骸骨收集放在一个石盒子里,盒子名骨罐,上刻死者名字。
在埋葬时,要为死者穿好衣服,烧许多物件,即死者生前所用之物。但对那不行先王之道者,生病死了,都不为其烧任何物件。古代犹太人,还要在尸体周围放许多陶器(盛食物供死者之用)。耶稣时代,放置陶器已经较少,有盛膏油的小瓶、壶、灯和小玻璃瓶。
犹太人见面礼:见王须俯伏下拜,卑贱人见尊贵人,或俯伏在地,或鞠躬。有时骑马见尊贵人,要下马立正。若看见朋友,则亲吻,对地位相当的人,通常说“愿你蒙耶和华的福”等,一般的回答是“愿耶和华保佑你。”
犹太人订立盟约:血盟、面包盟、盐盟三种。血盟最古老,立约双方的血混合在一起,表明从此有血统的关系。举行血盟的地点,最初在帐篷、房门口,以门槛为祭坛。后在神庙里举行面包盟、盐盟以共同聚餐的方式,为认可的仪式,凡参加这种聚餐者,双方就有互相保护的义务,即使双方原来是冤家,自同吃面包盟、盐盟后,也必须相互维护。
发誓习惯:君王与百姓起誓,百姓与长老起誓,人与人起誓,一族与另一族起誓,订立盟约,必须陈明双方的条件,再对上帝发誓。若违约,则甘愿受灾祸。最后还有庄严的仪式,起誓时,要举右手。若有人违约则受上帝惩罚。摩西律法规定,民不可指着上帝的名字起假誓,图谋骗取别人财产。起誓时,把手放在大腿下面,使所起的誓严肃化。妇女许愿须在父亲、丈夫保护之下,征得他们同意。寡妇、离婚的妇人自由许愿,由其自己负责。
客人进门后,宾主相互躬身施礼,把手放在胸口、嘴上、额头,表示心、口、头脑愿为对方效劳,宾主相互亲吻。
妇女地位低于男子。未婚妇女与客人对话,须蒙面纱,也不能进入客人卧室,
30
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只能站在门口。
但妇人有一定的权力,结婚时,妻子的嫁妆如产业、奴婢须由妻子管理,不归丈夫。
在订约或结婚时,有击掌、握手的习惯。
侵犯人身罪主要有故意杀人、殴打父母、打伤他人家畜等。凡故意杀人,要用石头打死;误伤他人致死者,必须逃到国内的逃城,以躲避报血仇者的追杀。必须长期住在其中,直到大祭司去世,才可获释。以后,报血仇者无权追杀。若自己提前走出逃城,被报血仇者所杀,则报仇者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无意杀人者在未设立逃城之前,逃到避难所,只要抓住村庄的祭坛,死者至亲就无权加害。设置逃城,旨在救助误杀人者免遭死者亲属的报仇,以待来日公正的审判。这样可解决双方拚死相斗的局面。杀人者进逃城后,由城中长老收容讯问杀人情况,若确为误杀就准予逃避,以待公正审判。若是蓄意杀人,则不予保护,将其交给报仇者处理,为防止两族械斗,只有被害者至近的那一人才可以杀死凶手。
斗殴致人轻伤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致人重伤者,要负责医治好受伤者,并赔偿一切损失。伤人致死者,必要以命偿命。
侵犯家庭罪法律不容。法律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严禁偷窃、抢劫、侵占他人财物等。
客人进门前,把鞋脱在门外。有时仆人为客人解鞋带,然后为客人洗手洗脚。若是尊贵客人,则由主人亲自服侍,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进屋后,要浇膏油于头上,此膏油用香草、橄榄油调成。筵席之间有音乐伴奏、歌舞。
接待宾客:族长时期,一般在大树下招待客人。定居之后,在村内,一般设有专门客房。按规矩,妇女不能到客房去。主人要供应饮食。
按犹太习俗,要厚待客人,恶待客人者须受谴责,而且有罪。
沙漠之行为一件苦事,存在两种艰苦情况;一是逃犯或本族驱逐的,二是朝圣者为履行宗教诺言。接待他们逐渐成为一种习俗。即使异乡的逃犯,也许是代人受过,被人诬陷的。律法规定,只要有人触摸了帐篷的橛子,住帐篷的主人就应该依礼款待。
31
王业平圣经地理讲义 王业平
丧葬死者,举哀者过于悲伤,不但扯衣揪发,还在尘土中滚爬。更有甚者,用刀子在身体上割口子,不过,这种陋习在利未记中受到谴责。
犹太地气候燥热,故形成每天沐浴,多次洗澡的习俗。常用碱水沐浴,富人为保护皮肤,还用奶水沐浴,再用香料擦身。沐浴习俗后来发展为当某人被指控犯罪时,此人若表明自己无辜,就当众洗手,表明清白。
古代犹太人生活环境恶劣,常受疾病侵扰,健康是上帝的恩典,疾病表明人与上帝关系有了裂痕。禁用法术、念咒语等异族巫师驱鬼的办法,而认为上帝是唯一的医生。
当时医术、医生不被人重视,而认为求医生是对上帝犯罪,一般的犹太人难以改变原来的观念,当时犹太人对医生有很大的误解。
预防疾病的措施:例如食物禁忌令、安息、割礼、洁净身体等。先知关心人的健康,积极为人治病。药剂多为桂粉、香红花粉、没药、甘松香、橄榄油、乳香,涂抹伤口,消毒治愈伤口。
律法保护私有财产,将财产分为动产与不动产,不动产包括房子、土地、果园等,动产包括牲畜、谷物、园中所产的果实等。财产可自由买卖、交换、抵押,但土地、果园只能短期买卖,卖者一定时期内须赎回,这一规定主要为避免两极分化。
舞蹈:古代犹太人,社交、宗教场合,常有舞蹈参与,是一种喜悦、宗教虔诚的表现。悲哀时也有舞蹈。一种情感、意向的表达,不分悲喜。舞蹈在传统中有深厚的基础。君王也参与其中,例如大卫。犹太人三大节期也有舞蹈,分胜利舞、迷狂舞、节日舞、求爱舞、婚礼舞等。
契约论;约对订约双方都有约束力。据考证,对于土地的转让,需要办理手续。当事人和公证人在相同的两份地契上签名画押,一份不加封,另一份加封收藏于瓮中保存备查。之前,卖主要脱下一只鞋子给买主作证据。
犹太人古代无银行、储蓄机构。有时将财宝藏于隐秘处,出家当兵或出远门时,更是如此。若远行不归,则所藏之财物永埋地下。
解鞋带、脱鞋:进入内室,要把鞋脱于门外,室内不穿鞋。先解右鞋带,若不喜欢某人某地,离开时,要把鞋上的尘土跺掉。古代若定夺事情,赎回东西,进行交易,这人就脱掉鞋给那人作为凭据,表示放弃对那物品的所有权。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