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寒食 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3:03: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寒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写”宫、侯、素、章”等4个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对!是清明节。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两天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寒食节有关的古诗叫《寒食》。板书课题。

2.介绍寒食节,说一说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教师小结:出示寒食节的来历、习俗。 3.介绍作者:韩翃,教师小结并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把诗读通,读出节奏、韵律。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字音”斜”。

三、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句

1.寒食节载一年四季中的哪个季节?(春季)那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那长安城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么写的?

指名回答,并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古人写诗,可谓是惜字如金,所以呈现给我们的诗词都是非常有意境的,所以一会大家练习译诗的时候,除了要有字面的理解,也要把它译得美一些。好,现在自己练习一下吧!自己译得差不多了,和你的同桌对译,看谁译得更胜一筹!

3.指名译文(谁来试试?)

4.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教师小结:“花”在这里指的是柳絮,那为什么不写成“春城无处不飞絮”呢?你是怎么理解的?美!对,空中零星地飘飞着柳絮和杨花,在作者的眼里就如同飘飞着圣洁的花朵一样美丽!

5.这一句的前半句写了“飞花”,后半句写的是?(御柳)“寒食东风御柳斜”谁来翻译?指名翻译。

6.教师提问:“斜”写出了什么?可以换成“飘”吗?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对,是温暖而轻柔的风,春意浓浓,作者的心情很惬意。

7.自由练习读,读出心情的舒畅和惬意!指名朗读。 (二)学习第二句

1.天渐渐黑了,皇宫里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忙什么?(日暮汉宫传蜡烛)为什么要“传蜡烛”?(赏赐皇宫内的人和王公大臣——轻烟散入五侯家。)

2.那问题又来了,皇帝的赏赐好像有点小气,只赏蜡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为什么呢?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寒食节的禁忌是什么?不许生火,可是皇帝却在不能生火的寒食节将点燃的蜡烛在皇宫内和王公大臣的府邸传送着,可见皇帝对他们的“厚爱”,这种赏赐是至高无上的,也正应了民间的一句话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一种情绪?(对现实的不满)

3.问题又来了,看大屏幕”汉宫”明明是唐朝,为什么说成是汉朝的皇宫呢?

这首诗让作者遭遇了什么?引出故事“此韩翃”。 4.“五侯”? 5.自由练读,指名读。 四、美读古诗,积累语言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这首诗的配乐朗诵,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播放录音。

2.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练习朗诵这首诗。 3.指名朗诵,师生配合朗诵,学生齐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寒食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tk322a7gn44s0w0d4ij47hq70zb09011r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