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2月5日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1:06: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年2月5日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 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申:表达。要善于运用学过的书本知

识,解决书外问题。如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这里的“申”就是“表达,说明”的意思。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

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错,原文

最后说“而宪来求铭”,意思是欧阳宪来请张耒写了这篇铭文。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4.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可先从原文中找出有关的信息:刻苦于学;君臣世系,

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将以上信息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整合即可。

技巧点拨

主观概括型筛选信息题的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概括要求—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按要求提取信

1.明确概括要求。要对题干要求进行适当的分解,明确信息筛选的目标、答题的范围。如上题的题干

2.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根据题干要求的提示和原文的思路层次,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切记宁多勿漏。 3.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提取”,就是根据筛选的目标,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内容;“概括”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提取出的内容进行压缩提炼。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

黄宗羲

先生讳贞慧,字定生。父讳于廷,仕至左都御史,赠少保。先生幼而奇杰,侍少保宦游南北,凡朝政之缺失,君子小人之消长,口谈笔记,皆出经生闻见之外。居家孝谨,庭闱之内,无疾言遽色。念长兄之才,恐其遂至沦没,因梓行其书。

时周仲驭、沈眉生读书句曲,先生与吴次尾读书亳村,皆好佐王之学,独持清议,裁量公卿,天下望之如镆铘出匣。当是时,乌程执政八年,以禁锢东林为事。东林虽时出弹射,有胜有不胜,而终不能覆妖鸟之巢,以得志于时。漳海在狱,利害尤急,三吴君子间出奇计,谓不如援彼党一人以为两家骑邮,庶放东林出一头地。佥谐故相,而故相所最暱者为阮大铖。先生与次尾因草《留都防乱揭》。顾子方曰:“大铖者,吾祖之罪人也,吾当为揭首。”大铖杜门咋舌欲死。故相出山,大铖犹不忘援手,故相曰:“南中议论与吴中驳异,未便可动。”大铖曰:“废籍马士英,某之化身也,其可乎?”故相诺之而去。

崇祯己卯,金陵解试,先生、次尾举国门广业之社,大略揭中人也。士英定策,大铖暴起,国狗之瘈,无不噬也,遂广揭中姓名以造《蝗蝻录》,思一网杀之。仲驭下狱死,眉生、次尾、昆铜皆亡命。余与子方从徐署丞疏逮问,而先生亦为校尉缚至镇抚,事虽解,已滨十死矣。

国亡之后,残山剩水,无不戚戚可念。埋身土室,不入城市者十余年。先生即甚贫乎,而遗民故老时时犹向阳羡山中一问生死,流连痛饮,惊离吊往,恍然如月泉吟社也。所著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岑集》等若干卷。生于万历甲辰十二月九日,卒于顺治丙申五月十九日,年五十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出经生闻见之外 出:超出 B.皆好佐王之学 佐:辅佐

C.东林虽时出弹射 射:发射,射出 D.佥谐故相 佥:全,都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定生是国门广业社的成员,他少年时陪同父亲到各地做官,评价当朝政治的缺失,品评君子小人

的变化,见解都很独到,专门研究经学的书生也比不上他。

B.陈定生和吴次尾在亳村读书时有相同的爱好,二人曾因撰写《留都防乱揭》而被阮大铖诬陷,后陈

定生被逮捕,吴次尾逃亡。

C.乌程执政时,就禁锢东林党人,后马士英当政,又起用阮大铖,阮大铖专门编造了一本《蝗蝻录》,

想把东林党人一网打尽。

D.陈定生在国家灭亡之后,回到乡下居住,他十多年没有进入城市,期间许多遗民故老常常来探问他

的生死,跟他痛快饮酒,追吊故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家孝谨,庭闱之内,无疾言遽色。念长兄之才,恐其遂至沦没,因梓行其书。 (2)余与子方从徐署丞疏逮问,而先生亦为校尉缚至镇抚,事虽解,已滨十死矣。 4.陈定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祭义伶文 【明】张岱

崇祯辛未,义伶夏汝开死,葬于越之敬亭山。明年寒食,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王畹生、李一瓯,割羽牲一,至其陇,招其魂而祭之,并招其同葬之父凤川同食,谕之曰:

夏汝开,汝尚能辨余说话否耶?汝在越四年,汝以余为可倚,故携其父母、幼弟、幼妹共五人来。半年而父死,汝来泣,余典衣一袭以葬汝父。又一年,余从山东归,汝病剧,卧外厢不得见,阅七日而汝又死。汝苏人,父若子,不一年而皆死于兹土,皆我殓之,我葬之,亦奇矣,亦参矣!汝为人跋扈而戆直,今死后,忘其为跋扈,而仅存其戆直。余安得不思之,不惜之?汝未死前,以弱妹质余四十金,汝死后,余念汝,旧所逋俱不问,仍备粮糈,买舟航,送汝母与汝弟若妹归故乡,使汝妹适良人,汝知耶,不知耶?汝母临别,言汝妹得所,当来收汝父子骸骨。今竟杳然,何耶?

余忆天下有无心之言,遂为奇谶。余四年前,纠集众优,选其尤者十人,各制小词。夏汝开曰:“羁人寒起,秋坟鬼语,阴壑鸣泉,孤舟泣嫠。重重土绣声难发,钟出峡惊雷触石。石初裂,声崩决,狂风送怒涛,千层万叠,直到樯颠柁折方才歇。”见者可谓酷肖。今试读之,语语皆成谶矣,异哉!今汝同侪十人,逃者逃,叛者叛,强半不在。汝不幸而早死,亦幸而早死,反使汝为始终如一之人,岂天玉成汝为好

生持酒

2018年2月5日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tlyg8oqnd57eja0pqkz5136q5t3m0006t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