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耶?
汝生前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无不交口赞夏汝开妙者,绮席华筵,至不得不以为乐。死之日,市人行道,儿童妇女无不叹惜,可谓荣矣。吾想越中多有名公巨卿,不死则人祈其速死,既死则人庆其已死,更有奄奄如泉下、未死常若其已死、既死反若其不死者,比比矣。夏汝开未死,越之人喜之赞之;既死,越之人叹之惜之,又有旧主且思之祭之。汝亦可以瞑目于地下矣。汝其收泪开怀,招若父同饮酒食肉,颓然醉焉。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 侪:同辈、同类的人 B.阅七日而汝又死 阅:经历 C.旧所逋俱不问 逋:逃亡 D.使汝妹适良人 适:女子出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岱称夏汝开为“义伶”,可见张岱对伶人夏汝开评价很高,这与他人惯常轻视伶人的态度明显不同。 B.夏汝开认为张岱可以依靠,就把父母双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接到越地共同生活,哪知不到一年时间
他父亲和他相继去世。
C.夏汝开创作小词来预言自己的命运,他的话不幸应验了。张岱认为,尽管他匆匆离世,但这反而使
他保持了一贯的好人形象。
D.祭文最后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夏汝开演技精湛,生前为人称道,死后让人叹惋怀念;一些名公巨卿
受人鄙视怨恨,虽生犹死。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半年而父死,汝来泣,余典衣一袭以葬汝父。
(2)汝母临别,言汝妹得所,当来收汝父子骸骨。今竟杳然,何耶? 4.根据文本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
一 1.C
2.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二人曾因撰写《留都防乱揭》而被阮大
铖诬陷”说法有误,阮大铖并没有诬陷二人,而是编造《蝗蝻录》,直接捕杀东林党人。
3.(1)先生在家里孝顺恭谨,对待父母,从不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心念长兄的文才,恐怕就这样湮没了,就把他的书刻板发行。
(2)我和顾子方因跟从徐署丞上奏折而被逮捕审问,而先生也被校尉绑到镇抚司,后来案件虽被撤销,人却已接近死亡十次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
的“孝谨”“遽色”“梓行”,(2)中的“逮问”“缚”“滨”等。
4.①幼而聪慧,见识超群;②居家孝谨,友爱兄长;③喜爱佐王之学,议论公正;④坚持正义,不惧奸邪。
【参考译文】
先生名贞慧,字定生。父亲陈于廷,做官做到左都御史,被追赠为少保。先生少年时就才智杰出,陪同少保到各地做官,大凡朝政的缺失,君子小人的变化,口谈笔录,都超出了研究经学的书生的见闻。先生在家里孝顺恭谨,对待父母,从不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心念长兄的文才,恐怕就这样湮没了,就把他的书刻板发行。
当时周仲驭、沈眉生在句曲读书,先生和吴次尾在亳村读书,他们都喜爱辅佐帝王的学说,唯独主张用公正的议论来评量公卿,天下人看他们如同镆铘出匣。在那时,乌程已经执政八年,把禁锢东林党人作为重要事务。东林党人尽管时常用言语指责,有时获胜,有时失败,但终究不能捣毁妖鸟的巢穴,从而在当时实现自己的志向。黄漳海被关进监狱,情况更加危急,三吴君子中有人献出奇妙的计策,说不如请他们党中某个人给两家互通信息,或许可以让东林党人出人头地。(众人)一致认可旧相,而旧相最亲近的人是阮大铖。先生与吴次尾因而写了《留都防乱揭》。顾子方说:“阮大铖,是(杀害)我祖父的罪人,我应该在揭上第一个署名。”阮大铖关闭大门,怕得要死。旧相重掌政权,阮大铖仍旧没有忘记要他帮忙,旧相说:“南中的议论和吴中绝不一样,不可以轻动。”阮大铖说:“被罢了官的马士英,做我的替身,可
以吗?”旧相答应后便离去了。
崇祯己卯年,金陵举行解试,先生、吴次尾兴办国门广业社,社中大多是在《留都防乱揭》中署名的人。马士英拥立福王,阮大铖骤然被起用,犹如国中的狗发了疯一样,无人不咬,于是将《留都防乱揭》中署名的名单加以扩增编造了《蝗蝻录》,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周仲驭被关入监牢而死,沈眉生、吴次尾、沈昆铜都逃亡。我和顾子方因跟从徐署丞上奏折而被逮捕审问,而先生也被校尉绑到镇抚司,后来案件虽被撤销,人却已接近死亡十次了。
国家灭亡之后,残山剩水,无不使人哀痛怀念。先生住在土屋之中,不进入城市有十多年。先生当时已经十分穷困了,而遗民故老还常常到阳羡山中来探问他的生死,跟他痛快饮酒不忍离去,伤悼离别,怀念昔时,就像宋遗民的月泉吟社一般。先生的著作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岑集》等若干卷。先生生于万历甲辰十二月九日,死于顺治丙申五月十九日,享年五十三岁。 二 1.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逋”有“逃亡”“拖欠”“拖延,推
迟”等义项。根据文本内容,夏汝开并未逃跑,所以解释为“逃亡”错误。作者讲述的是如何处理夏汝开去世后留下的欠款,故“逋”应解释为“拖欠”。 2.C
3.(1)半年时间,你父亲便死了,你来跟我哭泣,我典当了一套衣服用来安葬你的父亲。
(2)你母亲临别时,说如果你妹妹嫁了人,就会来收拢你们父子的骸骨。现在竟然杳无音信,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
“泣”“以”和定语后置句,(2)中的“得所”“杳然”等。
4.①对夏汝开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②对夏汝开精湛技艺的叹服。③对夏汝开高尚人格的赞赏。④对叛逃者的不满,对所谓名公巨卿的鄙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一篇祭文,首先要考虑的是作者对祭奠对象
夏汝开的情感态度。但是本文并不局限于写夏汝开,还提及他的同侪、越地的名公巨卿,故也应揣摩作者对待他们的情感态度。 【参考译文】
明朝崇祯辛未年,义伶夏汝开死了,葬在越地的敬亭山。第二年的寒食节,他的老主子张长公嘱咐他的同辈王畹生、李
生拿着一壶酒,杀了一只鸡,到他的坟头,招来他的魂魄而祭奠他,并且招来和他同
葬的父亲夏凤川一同享用,告诉他说:
夏汝开,你还能辨别出是我在说话吗?你在越地四年,你把我当作可以依靠的人,所以带着你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妹妹共五个人来了。半年时间,你父亲便死了,你来跟我哭泣,我典当了一套衣服用来安葬你的父亲。又过了一年,我从山东回来,你病情加重,躺在外厢房不能相见,过了七天你也死了。你是苏州人,父子一样,不到一年都死在这个地方,都是我收殓你们,安葬你们,这是奇事,也是惨事啊!你为人蛮横强暴而且刚直,在你死后,我忘掉了你为人的蛮横强暴,只记住了你刚直的一面。我怎么能不想念你,怎么能不痛惜你?你死之前,用你年幼的妹妹做抵押,从我这里换了四十钱,你死之后,我顾念你的旧情,以前所欠的钱都不要了,还准备了干粮,租了客船,送你的母亲和你的弟弟妹妹回故乡,让你的妹妹嫁人,你知道不知道?你母亲临别时,说如果你妹妹嫁了人,就会来收拢你们父子的骸骨。现在竟然杳无音信,这是为什么呢?
你生前粉墨登场,目光如箭,巧舌如簧,嬉笑怒骂,插科打诨,观众为你倾倒,听众为你笑到喷饭,无不交口称赞你演技高妙,豪华的筵席,缺了你就不认为是快乐的。你死的那一天,市民和过路人,男女老少没有不为你叹息的,真可谓荣耀啊。我想到越地有很多名流高官,他们没死时人们祈求他们赶快死,他们死后人们庆幸他们终于已死,还有奄奄一息如在九泉之下、没死总好像已经死了、死了却好像没死的,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你活着的时候,越地的人们喜欢你赞扬你;死了之后,越地的人们哀叹你痛惜你,还有老主子想念你祭奠你。你也可以在地下瞑目了。你还是擦干眼泪开怀大笑吧,喊来你的父亲一起喝酒吃肉,醉他个东倒西歪吧。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