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必修二第3课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4:25: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一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A、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2、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区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客观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3、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 ①自然条件 ②人口密度 ③开发早晚 ④生产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唐宋时期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①阶级矛盾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③民族矛盾④人地矛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5、胡人多衣皮,而中原地区的人多衣布。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风俗习惯的差异 B.经济形态的差异 C.气候条件的差异 D.传统审美观念的差异 ★★6、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生产力大为改观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社会环境稳定 ★7.(2011·海南单科·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8、南宋时,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还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 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 9、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相对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 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 ★10.(2009·全国文综一·15)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经济格局变化 D.疆域面积大小 ★11、下列哪些城市的兴起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

5

A、东晋、南朝建康人口上百万 B、长安、洛阳是唐前期最发达的城市 C、南宋“苏湖熟,天下足” D、北宋定汴京为国都 12、(2011·上海单科·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二、非选择题(2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新石器时代至汉 汉至宋元 宋元至今 朝代 唐代 宋朝(金) 元朝 明朝 清明 历时 2300年 1400年 800年 年数 289 317 91 276 268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 0.2m 2.3m 11.10m 水灾次数 16 63 16 66 62 平均每年上升量 0.0087cm 0.164cm 1.39cm 平均几年一次 18 5 5.6 4.1 4.2 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长江流域开发的情况(要求表述成文)。

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开发的过程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6

高一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自主检测

1—4DBBBA 6-8 B C

7、①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④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江南 ⑥政治中心南移影响。 能力提升· 1、B2

古今人口迁移的区别: (1)、古代:躲避战乱或自然灾害,人们自发地迁到相对稳定的地方。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北方—南方 (2)、今天:当前的民工潮实际上就是人口的迁移。我国现代人口的迁移主要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①政府为了经济建设目的而有组织地引导人口流动。②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余增加,国家放松进城的限制。③农村人口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满足致富的愿望,自发地移向城市。④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进城读书就业等等。人口迁移的方向:农村—城市;内地—沿海

3、提示: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种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三、课后作业答案:

1——5 BCDAB 6——10 ADCDC 11--12BD

13、提示: 开发的过程:汉朝以后开发进程加快,至六朝时期得到初步开发;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至两宋时期完全转移到了南方。

原因: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

问题及原因:开发进程加快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水灾逐年增加。落后的耕作方式造成的。 认识: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7

搜索更多关于: 2014必修二第3课导学案 的文档
2014必修二第3课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tn37620p879ew80p2v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