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龙翼第二小学2020-2021学年
德育工作计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和发展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与使命。郑东新区龙翼第二小学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根据学校教学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实施德育工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品味道德的意味,感知道德美好。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号)、《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实施目标
生活是最好的德育课程,实施生活德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品味道德的意味,感知道德美好,把学校“生态、绿色”的教
育理念贯穿到德育教育之中,通过常规教育、日常生活、教师引领和家校协作等方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构建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精彩绽放。
三、实施措施
(一)在常规管理中贯穿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
1、开展养成教育首先要从常规习惯抓起,学校将重点训练学生从进校门的礼仪、上下楼梯、自觉早读、出操集会、课间行为、课桌椅摆放、卫生保洁以及放学路队等一日在校常规,对学生在校的行为动作统一要求。
2、开设《礼仪教育》校本课程。
本课程可以将小学生好习惯分为六章,分别是文明习惯养成篇、学习习惯养成篇、卫生习惯养成篇、安全习惯养成篇、健康习惯养成篇、生活习惯养成篇、交友习惯养成篇,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别设计。每一节一个好习惯,可分“小故事大道理”、“知识小金库”、“小小方向盘”、“我当小裁判”、“成长点滴”、“好习惯训练儿歌”等教育环节。通过班少先队活动课、道德与
法治、校本课程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理、践行和反思,并指引孩子们不断前行。
3、组建“文明劝导队”。
针对课间吵闹、奔跑等不良现象,学校将采取自愿报名、班级筛选、长期培训的建队机制,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文明劝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同伴的引导示范作用,纠正小干部的权威管理,改变值日生抓人扣分的模式,增强学生自身的光荣感和服务意识,并逐渐实现课间无碰撞事故,扭转吵闹、狂奔乱跑等不良现象,为创建安全文明大课间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5、增开“孝心作业”。
布置学生在家做“孝心作业”, 让学生把孝敬长辈的行动拍摄下来、学生感受记录下来,请家长和老师评价,并在班上交流,这是养成教育的延伸,以便形成家校互动,培养学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学做力所能及家务的好习惯。
6、开展“啄木鸟行动”。
加大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监查力度,学校德育处将定期开展养成教育“啄木鸟”行动。重点关注学生课间文明好习惯养成,整治课间违规行为,防治不良习惯,创建文明大课间。“啄木鸟”行动以两种途径实施,一是在各个班级同学中开展啄木鸟行动,
进行相互监督、纠正不良习惯;二是通过设点排查的形式查处违规同学,在反复监督检查之下,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二)在教师引领中促进养成教育 1、教师提前三分钟进课室。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三分钟进课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摆一摆、捡一捡,可以检查教学设备、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也可以稳定师生情绪、联络师生感情和减少课间偶发事件,完成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少了维持秩序的步骤,课堂必定更有效率,学习效果必定更好。落实教师提前三分钟进课室,做到良好的课前规范,将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时刻给学生做表率。
养成教育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学校要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比如:早上师生见面互相问好、老师上下楼梯带头靠右走、上课决不“拖堂”、每天反思一下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落实值日考勤制和值班老师签到制等等。只有老师自身时时事事带好头,示范好,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养成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主题教育中拓展养成教育
在全方位多渠道推进养成教育之时,要以“十件事”、礼让教育、责任教育和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为抓手,每学年突出一个侧重点,分时段逐一推进,不断拓展和提升养成教育内涵。
1、议订与落实《郑东新区龙翼第二小学学生要做到的十件事》。 制定《郑东新区龙翼第二小学学生要做到的十件事》。在落实过程中,学校将根据年段特点定期组织各班研讨每一条细则和措施,着重让学生讨论每一件事所涵盖的具体行为并付诸于行动。通过反复的研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制定规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开展自我审核活动,学校则建立班级长效监督评价机制,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人人知晓,人人努力,人人做到。
2、开展礼让教育。
讲究礼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但在现实生活中,礼让却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有许多人不懂礼让,不会礼让,这也包括我们的学生。无论是说话、排队、上下楼梯、进出教室,还是与人合作、相处,时常表现出一个“抢”字,凡事抢在别人前面,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求,这样下去必将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推进养成教育的同时,学校要将礼让教育融入其中,不忘培养学生树立谦逊礼让意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学校要将礼让分为校园礼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