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功能瓶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6:44: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巧记多功能瓶》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简介】

因为中考经常会考察多功能瓶的使用,由于多功能瓶的用途很多,所以很

多同学会记不住或者记混。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创作了这个微课,用以帮助学生记忆多功能瓶的使用。在这个微课中,笔者用“上轻下重,长进短出”这八个字就囊括了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功能瓶作为集气瓶的使用方法 2、认识多功能瓶作为洗气瓶的使用方法

3、认识多功能瓶作为量气瓶和医院给病人输氧气的使用方法

【教学策略】

1.先用传统的方法讲解多功能瓶作为集气瓶和洗气瓶的使用方法; 2. 分析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统一 ,找到规律;

3. 把多功能瓶的使用分为储存气体和导出气体两大类,并找出各自的技巧; 4. 拓展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作为量气瓶和医院给病人输氧气用瓶: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中考经常会考察多功能瓶的使用,如何快速有效地记忆多功能瓶的使用。

一. 多功能瓶的用途的分析: 1.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当集气瓶正放时:

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短管进,空气由长管排出。 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长管进,空气由短管排出。 当集气瓶倒放时:

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长管进,空气由短管排出。 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短管进,空气由长管排出。

2. 排水法收集气体

适用于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

气体从短管进,水由长管排出。

3. 干燥气体或除杂

气体从长管进去,从短管排出

二. 巧用多功能瓶(找规律)

多功能瓶的用途大致分为两类:收集气体(储气); 干燥气体和除杂(导出气体) 1.收集气体(储气)分为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1).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当集气瓶正放时:根据刚才的分析,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短管进,导

管口恰好位于上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上轻”; 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长管进,导管口恰好位于下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下重”;

当集气瓶倒放时:根据刚才的分析,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长管进,导

管口恰好位于上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上轻”;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短管进,导管口恰好位于下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下重”;

(2). 排水法

根据刚才讲解,气体从短管进,水由长管排出。任何气体都比水要轻,短管关口恰好在上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上轻”;

总结: 刚才比较复杂难记的知识就被我们用“上轻下重”总结好了。 2.干燥气体和除杂(导出气体)

根据刚才讲解,气体从长管进去,从短管排出,我们可以记忆为“长进短出”;

【总结】:当多功能瓶用于储存气体时,适用于“上轻下重”,当多功能瓶用于

导出气体时,适用于“长进短出”;

三.多功能瓶用途的延伸 1.排水量气体体积(储气)

适用于“上轻下重”;

a管进气体,水从b管流入量筒内;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

a b

2. 给病人输氧气(导出气体)

适用于“长进短出”; 运用本装置可以

a接氧气瓶 b接病人的鼻孔 ①观察有无氧气输出

②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③增大氧气的湿度

搜索更多关于: 多功能瓶教学设计 的文档
多功能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u75n2kpk69kfa351ds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