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条运行指令,查看指令的功能、格式和执行流程。
5、用监控程序的A、E(扩展指令必须用E命令置入)命令编写一段小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四、实验说明:
控制器设计是学习计算机总体组成和设计的最重要的部分。要在TEC-XP+教学计算机完成这项实验,必须比较清楚地懂得:
1、TEC-XP+教学机的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微程序定序器AM2910、产生当前微地址和下地址的微控存和MACH器件组成。
2、TEC-XP+教学机上已实现的全部基本指令和留给用户实现的19条扩展指令的控制信号都是由微控存和MACH给出的。
3、应了解监控程序的A命令只支持基本指令,扩展指令应用E命令将指令代码写入到相应的存储单元中;不能用T、P命令单步调试扩展指令,只能用G命令执行扩展指令。
4、要明白TEC-XP+教学机支持的指令格式及指令执行流程分组情况;理解TEC-XP+教学机中已经设计好并正常运行的各类指令的功能、格式和执行流程,也包括控制器设计与实现中的具体线路和控制信号的组成。
5、要明确自己要实现的指令格式、功能、执行流程设计中必须遵从的约束条件。
五、实验步骤:
1、在单步方式下,通过指示灯观察各类基本指令的微码。
2、测试ADC指令。
3、测试CALR指令。
4、测试指令LDRA。
六、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们对指令的格式、寻址方式以及指令系统有了一个总体概念,特别是对于扩展指令的认识与使用得到了加深,并且可以自主实现自设微码调用微指令,初步掌握了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过程。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组成知识,加深学习计算机各类典型指令的执行流程。
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13级班学号 3113006566姓名李业昌协作者李康贤教师评定
实验题目输入/输出接口扩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串行接口与计算机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2、理解串行接口芯片的内部组成和传送数据的运行过程。
3、了解串行接口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执行的初始化操作的作用及完成初始化操作的具体方案。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
TEC-XP+教学实验系统
三、实验内容:
1、为扩展I/O接口选择一个地址,即将与COM2口相连的8251的/CS与标有I/O/CS的一排插孔中的一个相连。
2、将COM2口与终端或另一台运行有PCEC16的PC机的串口相连。 3、用监控程序的A命令,年写一段小程序,先初始化COM2口,再向COM2口发送一些字符,也可从COM2口接收一些字符,或实现两个串口的通信。
四、实验步骤:
1、为扩展I/O口选择一个地址:将与COM2口相连的8251的/CS与标有I/O /CS的插孔中地址为A0~AF的一个相连。
2、将一台教学机COM1口与一台PC机相连,在PC机上启动PCEC16.EXE。 3、将另一台教学机COM1口与另一台PC机相连,同样启动PCEC16.EX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