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9:0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资源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环境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森林覆盖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社会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对外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开放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 []内数据为以2007年为基期的累积数。 6 20 494.64 2.6 85 34.1 4.25% 8.2 40.38 [21] [20] 491 [18] 90 44 4.25 9.4 64 [33] [33] 488 [28] 95 48 4 1185 100 10 3690 91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966.35 1090 242.24 1220 三、总体布局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落实国家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指导,以交通轴线为依托,经济联系为内涵,着力发展“两核”、“四轴”,构建经济区快速增长的空间结构,形成经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 (一)落实国家重点开发区功能

在国家重点开发区的框架下,细化内部空间发展职能,配套相应政策,实施空间有序和有效开发。

核心开发区域。包括重庆主城九区和双桥区,成都城区(七区)以及周边的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和新津县,德阳市区、广汉市区、绵阳市区、自贡市区、内江市区、宜宾市区、泸州市区、达州市区和万州区。引导人口合理集聚,吸纳区内外人口;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

10

式;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发挥带动作用;保护耕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扩展开发区域。包括除重庆主城九区和双桥区以外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所有区县,成都市的金堂县、彭州市、都江堰市和崇州市,德阳市的罗江县、绵竹市、什邡市,内江市所辖县,资阳市的资阳市区、简阳市,自贡市的富顺县,乐山市区和夹江县,泸州市区和合江县,达州市的渠县,南充、遂宁、广安、眉山市市区。保护耕地,以各级城镇和国家批准的各类开发区为载体,承接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交通、通信、市政、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利用水电、矿产、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与区内外、国内外的分工协作。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

择优开发区域。包括除核心开发区和扩展开发区以外的区域。选择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为依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保护耕地,集聚发展;合理开发资源,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国家规定的限制开发区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禁止开发区域。具体包括位于本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

11

园、国家地质公园。对于该类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二)构筑经济区“双核”引擎

“双核”分别为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以强化经济区整体效应和各城市自身优势有机结合为原则,完善两大城市的功能和产业定位,引导人口和要素的有效有序集聚和扩散,形成功能明确、优势突出、互惠共荣的城市发展格局,推进国家重点开发目标的快速实现。

提升重庆都市区发展能力。具体范围为重庆的主城九区。作为经济区发展的主导增长极和带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标是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发展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探索内陆开放模式和政策;推动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提升核心创新能力;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方向,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设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以各类开发区为抓手,内联外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增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资金融通、现代管理、综合服务、技术传递等中心功能建设,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建设面向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央商务区,形

12

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第三产业中心。202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达到635万人。

促进成都市率先发展。范围包括成都五市区、青白江、龙泉驿、新都、双流、温江、郫县、新津12个行政单元。作为经济区发展的主导增长极核、带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国际门户城市,以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未来发展重点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建设现代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商贸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金融产业,形成西部地区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教育中心。2020年建成区人口达到700万人。

打造十个区域性经济中心。包括涪陵、万州、合川、绵阳、南充、遂宁、宜宾、泸州、内江—自贡、乐山。依据各自在其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级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融合各种优势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人口向城市合理集聚,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专栏3: 主要经济中心发展定位 重庆——超大城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城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集中体现区,经济区发展主导增长极核之一,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成都——超大城市。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经济区主导增长极核之一,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城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体现区,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国际旅游城市和教育科研基地。 绵阳——特大城市。成绵乐发展轴上的重要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13

搜索更多关于: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的文档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u8yt4cixn4c2db006ab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