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 4:33: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过D作DH⊥y轴于H,

∵四边形AOCB是矩形,四边形BDEF是正方形, ∴AO=BC,DE=EF=BF,

, ∠AOC=∠DEF=∠BFE=∠BCF=90°, ∴∠OEF+∠EFO=∠BFC+∠EFO=90°

∴∠OEF=∠BFO,

∴△EOF≌△FCB(ASA), ∴BC=OF,OE=CF, ∴AO=OF,

∵E是OA的中点, ∴OE=OA=OF=CF, ∵点C的坐标为(3,0), ∴OC=3,

∴OF=OA=2,AE=OE=CF=1, 同理△DHE≌△EOF(ASA), ∴DH=OE=1,HE=OF=2, ∴OH=2,

∴点D的坐标为(1,3),

8.【答案】x≥-1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必须为非负数,列不等式求解. 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 概念:式子

(a≥0)叫二次根式.

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9.【答案】1

【解析】

解:原式=3-2故答案为:1.

=1.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故选:C.

过D作DH⊥y轴于H,根据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O=BC,DE=EF=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AOC=∠DEF=∠BFE=∠BCF=90°

10.【答案】-a(a-3b)2

【解析】

222

解:原式=-a(a-6ab+9b)=-a(a-3b),

故答案为:-a(a-3b)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2 2

【解析】

2

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1.【答案】3

【解析】

解:-2的相反数是2,-2的绝对值是2. 故答案为:2,2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和绝对值定义求解即可.

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和绝对值的定义,要求熟练运用定义解题.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

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1), ∴-1=

解得,k=3, 故答案为:3.

根据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1),可以求得k的值.

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质解答.

第5页,共11页

12.【答案】1

【解析】

,OJ⊥DE, ∵∠OEJ=60°

2

∴cos∠OEJ=∴∴

故答案为.

=

=cos60°=,

解:∵x1、x2是方程x-mx+3=0的两个根,且x1=1, x2=3,x1+x2=m, ∴1×

∴x2=3,m=4, ∴m-x2=1, 故答案为:1.

=(

2

)=.

利用正六边的性质和判定得到正六边形GHIJKL,连接OE、OJ,如图,利用∠OEJ=60°,OJ⊥DE,所以

=cos60°,则

=

,然后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计算

的值.

x2=3,x1+x2=m,求得x2=3,m=4,于是得到结论. 根据题意得到1×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

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也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

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3.【答案】6

【解析】

15.【答案】60

【解析】

解:∵∠CDB=22.5°,

, ∴∠COB=2∠CDB=45°

∵OC⊥AB,

, ∴∠OBA=∠COB=45°, ∴∠OAB=∠OBA=45°∵半径为6, ∴AB=

OA=6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ADB=∠BDC=∠ADC, ∵△CDE是等边三角形 , ∴CD=DE,∠CDE=60°

∴AD=DE,∠ADE=∠ADC+60°∴∠DAE=

∵∠AFB=∠DAE+∠ADB ∴∠AFB=故答案为:60.

+60°-=60°, =60°-,

故答案为:6

首先根据∠CDB=22.5°得到∠COB=2∠CDB=45°,从而得到三角形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半径求得斜边的长即可.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及垂径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得到直角三角形,难度不大. 14.【答案】 【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D=CD,∠ADB=∠BDC=∠AD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DE,,即可求∠DAE的度数,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AFB的度数. ∠CDE=60°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16.【答案】

【解析】

解:顺次连接正六边形ABCDEF各边的中点G、H、I、J、K、L得到的六边形为正六边形,

正六边形ABCDEF∽正六边形GHIJKL, 连接OE、OJ,如图,

第6页,共11页

解:过P作PG⊥CD于G,交CB′于H, 则四边形ADGP和四边形PBCG是矩形, ∴AD=PG=BC=8,DG=AP=1, ∴CG=PB=4,

∵将矩形ABCD沿CP折叠,点B落在点B'处, ∴∠BCP=∠PCH, ∵PG∥BC,

∴∠HPC=∠PCB, ∴∠HPC=∠PCH, ∴HP=CH,

设HG=x,则CH=PH=8-x, ∵HG+CG=CH,

222∴x+4=(8-x),

2

2

2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翻折变换的性质等知识点来分析、判断、解答.

17.【答案】解:(1+ )÷

=

÷

= = =

故答案为 . 【解析】

∴x=3,

∴CH=PH=5, ∵HG∥DF,

∴△CHG∽△CFD, ∴∴∴CF=

===,DF==, , ,

对式子进行分析,把括号内的1+进行转换,可得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即可. 18.【答案】解:设每个小组有学生x名,

根据题意,得 - =4, 解这个方程,得x=10,

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根, 答:每个小组有学生10名. 【解析】

,然后再除以后一项,将x抵消掉,然

∴B′F=,

,∠EFB′=∠DFC, ∵∠B′=∠D=90°

∴△B′EF∽△DCF, ∴∴

==

, , .

设每个小组有学生x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19.【答案】解:

解①得:x≥1, 解②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2. 【解析】

∴EF=

故答案为:

过P作PG⊥CD于G,交CB′于H,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PG=BC=8,DG=AP=1,求得CG=PB=4,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CP=∠PC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HPC=∠PCB,等量代换得到∠HPC=∠PCH,求得HP=CH,设HG=x,则CH=PH=8-x,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H=PH=5,

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7页,共11页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介于两数之间.

20.【答案】解:(1)证明:令y=0,则(x-m)2+2(x-m)=0,即x2+(2-2m)x+m2-2m=0,

22

1×∵△=(2-2m)-4×(m-2m)=4>0,

22

∴方程x+(2-2m)x+m-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22

(2)二次函数y=(x-m)+2(x-m)=x+(2-2m)x+m-2m, ∵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1个和2个人数均为4个.

∴x=-

=0,

解得m=1,

∴当m=1时,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解析】

2

(1)若证明二次函数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只需令y=0,得到一元二次方程(x-m)+22

(x-m)=0,计算方程的判别式b-4ac>0即可;

(2)250× =25(人).

答:全校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测试不及格的人数为25人. 【解析】

(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对称轴x=-=0,计算即可得到m的值.

(1)先根据题意得出1个和2个人数,继而补全图形;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的判定、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和二次函

(2)根据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可得答案.

数图象的性质,熟练掌握图象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AC=B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利用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是解题关键. 23.【答案】 【解析】

(1)证明:连接AC.

∵E、F、G、H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 ∴EF、GH分别是△ABC、△ACD的中位线. ∴EF∥AC,EF=AC,GH∥AC,GH=AC, ∴EF=GH,EF∥G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飞镖形”ABCD满足条件AC=BD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AC=BD, 故答案为:AC=BD.

(1)连接AC,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EH=BD,HG=AC,EH∥BD,HG∥AC,FG∥BD,EF∥AC,推出平行四边形EFGH即可;

解:(1)构成的数是两位数有(十,十,十)、(十,十,个)、(十,个,十)、(十,个,个),(个,十,十),(个,十,个),(个,个,十) 所以十位数字为1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2)画树状图为:

共有27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构成的数是三位数的结果数为19,

第8页,共11页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udyg4erud9jajr88ky455t2h95x5500we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