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8:09: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发作可自行中止。

凡具备该标准三条以上,并可除外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2、治疗:

1、中频脉冲电治疗+TDP:以疼痛关节周围阿是穴为主,药物用利多卡因、654-2、柴胡针等作导入,每天一至两次,每次一小时。

2、中药封包治疗:以疼痛关节周围阿是穴为主,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

3、中药: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治法有除湿泄浊,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等,常用方药如四妙散、白虎加桂枝汤、当归拈痛汤、宣痹汤、上中下痛风方等。缓解期扶正祛邪,用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常用方药如正肾丸等。

3、难点:病情反复。

4、解决思路、措施:要求患者低嘌呤饮食,以痛风食普为指导,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5、疗效评定:

(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关节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21

蛇串疮(带状疱疹)

1、诊断标准:

中医辩证分型:

本病多因风热外感,湿热内蕴,郁于皮肝;或火毒炽盛蕴结肌肤面发病。 (1)、风湿热证:多发于春夏季,红斑呈鲜红色,常伴有发热,咽痛,口干,关节酸痛,便秘,溲赤,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2)、火毒证:常发病突然,畏寒发热,头痛,无力,咽干喉痛,关节疼痛,口渴身烦,或胸痛咳嗽,或呕吐腹泻,红斑为深红色,紫红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西医诊断标准

(1)、损害为在炎性红斑上发生群集性绿豆大小水疱,间有出现丘疹,大疱或血疱。

(2)、皮疹常沿外周神经作带状分布,单侧性多见,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其次为上肢臂丛神经和下肢坐骨神经支配区。

(3)、有瘙痒、刺痛或灼热痛,严重者有发热,头痛和关节痛等。

2、治疗方案: (1)、穴位注射:药物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强的松龙混合液,穴位取疱疹区基底部区,根据疱疹情况,一般注射1-3次,直至疱疹变黑、结痂,无新出疱疹为止。

(2)、中频脉冲电治疗+TDP:取疱疹区周围阿是穴,药物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病毒唑针、柴胡针等作导入,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

(3)、外搽:用安宫牛黄丸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外搽疱疹区,每天多次。 (4)、中药:风湿热证者,宜疏风清热利湿,用茵陈蒿汤合消风散加减;火毒证者,宜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难点:后遗神经痛。

4、解决措施:1、梅花针+拔罐:用梅花针在原疱疹及神经分布区阿是穴叩刺至皮潮红或微微出血,然后在局部拔火罐10-15分钟后出罐。2、火针:局部阿是穴,每次3-7针,每天或隔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有效则休息5-7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5、疗效标准:

1、治愈:皮疹和症状全部消失。

2、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症状减轻。 3、未愈:皮损和症状均无好转。

22

腰痛(腰椎管狭窄症)

1、 诊断标准

中医部分

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

寒湿腰痛:腰痛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

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

西医部分

(1)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症状呈间歇性发作。

(2)主要表现为腰背痛、臀部痛及下肢痛,疼痛性质可为酸痛、牵拉痛,或伴麻木感、烧灼感,有间歇性跛行,少数可有会阴麻木及小便储留或失禁,重者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

(3)患者主诉的严重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符,一般自觉症状较重,而阳性体征较少。脊柱可有侧弯,生理前凸可减小,腰部后伸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肌力减弱,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果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马鞍区麻木或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4)腰椎CT扫描或MRI检查结果支持诊断。

2、治疗方法

(1)选腰部华佗夹脊穴(双)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机(广州市海珠区国光电器厂生产,专利号:87213113)之输出线路、磁场强度为3000高斯、直径为1.3cm、厚约0.5cm的汝铁硼合金永磁片,按同名极并置方法用胶布固定于相应穴位上,调脉冲电频率60-80次/分钟,强度以病员耐受为度。同时以QJ-B型电脑牵引治疗仪(江苏省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生产)作卧位持续腰椎牵引,牵引力为360-410牛顿(1kg=9.8牛顿),每次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1疗程。1疗程未愈者,休息3-5天再行下1疗程。3疗程内统计疗效。

(2)针挑:取腰部华佗夹脊穴,穴位常规消毒,用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一直径约1cm的皮丘,然后持无菌针挑钳,(亦可用外科巾钳)钳住皮丘以固定,用右手抓紧巾钳柄用力均匀地进行前后上下摇摆挑提,,每分钟约挑摇60~100次,持续操作15分钟。每天针挑一次。3~5天为一疗程。

(3)中药封包治疗:以腰部膀胱经、督脉为主,每日一至二次,每次20分钟。

3、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标准[1]制定如下: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23

腰痛(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1、 诊断标准

中医部分

疼痛的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舌脉可无变化。

西医部分

(1)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在弯腰劳动后突然伸直腰过程中,或在腰部旋转时突发起病。

(2)表现为腰部剧痛、轻微活动则疼痛加重,腰部僵直于屈曲位,后伸活动明显受限。

(3)查体:骶棘肌痉挛,腰部相应的小关节区有明显压痛。

(4)X线腰椎摄片除示生理弯曲改变外,多无其他异常,亦可能显示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

2、 治疗方法

(1)中频脉冲电治疗+TDP:在选定的穴位(病变腰椎夹脊穴)上置一约3×5cm2大小的棉垫,在其上注射松花液或本院自配液(以2﹪普鲁卡因、导入液、654-2、林可霉素按2:2:1:2的比例配制)约1ml,用胶布把磁片固定于棉垫上,磁片采用异名极并置法,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仪,输出的脉冲直流电流频率为60~80次/次,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2)中药封包治疗:以腰部膀胱经、督脉为主,每日一至二次,每次20分钟。

(3)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中成药。

3、疗效标准

治愈:腰痛消失,腰部无压痛;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24

搜索更多关于: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的文档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ug169r6f66ksx798r6r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