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人格测验 (D) 投射测验 17、心理测验具有( )
A、外显性 B、间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性 18.在解释测验分数时,所参照的资料必须取自( )。
(A)最少量的人群 (B)最大量的人群 (C)最匹配的情境(D)最相近的团体 19.导出分数的特性是( )。
(A)与原始分数等值(B)等单位 (C)具有意义 (D)具有参照点
20.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个过程叫( )。
A.常态化 B.线性化 C.百分制 D.分布均匀 21.( )不是常模团体的条件。
A.抽样方法 B.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C.样本规模适当 D.标准化样组的时空性 22.常用的抽样方法不包括(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 C.分层抽样 D.标准化抽样 23.系统抽样要求( )。
A.目标总体有序可排B.存在等级结构 C.目标总体无序可排D.无等级结构存在
24.比率智商(IQ)是( )与实足年龄之比。
(A)生理年龄(B)真实年龄(C)心理年龄(D)智力商数 25.年龄量表的基本要素是( )。
A.智商 B.一组可以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 C.常模表 D.一个常模团体 26、在( )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A、年龄 B、态度 C、智力 D、人格 27、由于老年期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 ),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A、不同步 B、同步 C、成比例 D、成反比 28、标准分数可以通过( )得到
(A)线性转换(B)非线性转换(C)分析(D)变化
29.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 A.线性的B.非线性的C.直接的D.间接的
30、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个过程称为( )
A、常态化 B、线性化 C、百分制 D、分布均匀 31、属于标准分数常模的是( )。 (A)百分等级 (B)T分数 (C)比率智商 (D)离差智商
1.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
A.稳定性 B.准确性 C.可信度 D.区分性
2、效度具有相对性,因此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的( )。
(A)信度 (B)目的 (C)功能 (D)长度 3、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包括( )。
(A)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B)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C)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D)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4、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包括( )。
(A)专家判断法 (B)双向细目表法 (C)统计分析法 (D)经验推测法 5.可以作为构思效度证据的有( )。
A.测验的内容效度 B.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
C.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互关系 D.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6、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 ) A、计算评分者信度 B、计算复本信度 C、专家推测 D、再测法
7.专家判断法,就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做出判断,看测验的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如果专家认为测验题目恰当地代表了所测内容,则测验具有内容效度。因此,内容效度有时又称( )。
A.构想效度 B.效标效度 C.区分效度 D.逻辑效度 8、测验题目对有关行为取样的适用性是( )。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区分效度 9. 内容效度有时又称( )。
A.构想效度 B.效标效度 C.区分效度 D.逻辑效度
10.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 )。 A.高 B.低 C.大 D.接近1
11.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 )会影响信度系数。 A.难度 B.表达方式 C.代表性 D.效度
12.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 )会影响信度系数。 A.难度 B.长度 C.信度 D.效度 13、信度只受( )的影响。
(A) 系统误差 (B)随机误 (C)恒定效应 (D)概化作用 14、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 )。 (A)越大 (B) 越低 (C)越小 (D)不变 15.重测信度即( )
(A)等位性系数(B)稳定性系数(C)相关系数(D)X系 16.公式和公式表明信度指数的( )就是信度系数。 A.一半 B.平方 C.倍数 D.本身 17.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 )上的等值性。 A.时间 B.题目 C.评分 D.内容
18.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式中为( )的相关系数,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 A.全测验B.原测验C.两半测验间D.全部分数
19.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 )测验的信度。 A.高估B.低估C.忽略D.不清楚 20.公式中为测量的标准误,是所得分数的标准差,为测验的信度系数。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
A.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小B.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 C.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大D.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
21.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时的作用是( )。
A.估计误差分数的范围 B.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C.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D.了解误差分数的大小 22、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 )。
(A)重测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复本信度 (D)稳定与等值系数
23、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称为(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24.为提高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往往用检验一致性的统计方法,其中不包括( )。 A.符合率 B.Kappa系数法 C.项目分析 D.相关分析
25.会引起分数的分布范围减少,而使评定的信度和效度降低的常见误差是( )。 (A)严格误差 (B)宽容误差 (C) 逻辑误差 (D)趋中误差 26、项目区分度也叫( ),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A) 难度 (B)鉴别力 (C)信度 (D)效度 27.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以( )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被试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A.偏态 B.负偏态 C.峰态 D.常态 1、关于心理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 (B)测验越长,被试者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C)测验越长,越遵循报酬递增率原则
(D)测验太长,有时会引起被试者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 2、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等内容组成。
(A)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如何记录这些反应(C)时间限制 (D)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3.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是( )。
A.说明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B.根据求助者问题性质选择测验 C.明确测验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参与作用 D.正确处理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的不一致 4.作测验时,属于常见的反应定势有( )。 A.求“快”与求“精确” B.喜好正面叙述
C.喜好较长选项 D.喜好特殊位置、猜测 5.( )会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
A.过高的焦虑 B.适度的焦虑 C.一点焦虑也没有 D.过度抑郁 6、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包括( )。 (A)主试者的影响因素 (B)测验情境 (C)被试者的影响因素 (D)其他干扰因素
7.受练习效应影响较大的情况,具体表现为( )。 A.智力较高者B.两次测验之间的时距过大 C.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D.着重速度的测验
8.受社会赞许性影响不大的测验是( )测验。 A.成就 B.智力 C.能力倾向 D.投射
9.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要做到( )。 A.考虑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 B.考虑测验情境
C.有常模和信度、效度资料 D.不直接比较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 10.编制操作测验的原则有( )。
(A)将测量目标操作化 (B)尽量选逼真度高的项目 (C)指导语要简明扼要 (D)制订评分的方法与标准 11、心理测验的目标分析以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 )
A、工作分析 B、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C、编写测题 D、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12、测题常见的排列方式有( )
(A)并列直进式(B)公共汽车式(C)混合螺旋式(D)专列式 13.编制简答题的原则不包括( )。
A.将其操作化 B.宜用问句形式
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 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4.完成RET自助表实际上是求助者( )。
A.自我完善 B.自己发现什么是合理信念 C.自学概念 D.自己进行ABCDE的工作
15、在心理测验的分类中,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属于( )
A、文字测验 B、操作测验 C、团体测验
D、个别测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