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3 9:07: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2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回答下列有关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问题。下图是钠离子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示意图,其中,钠离子进入管壁细胞的过程与葡萄糖的转运同向同步进行。已知钠离子在滤液中的浓度和血浆中的浓度基本相等,约为153 mEq/L,而在肾小管细胞内液中仅有10 mEq/L。

(1)图中,肾小管管腔中的滤液直接来源于____。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尿液

(2)图中,钠离子从管腔进入管壁细胞、从管壁细胞进入细胞间隙的方式依次是_____。 (3)下列准确表示钠离子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的是___。 A.管腔中的钠离子→管壁细胞中的钠离子 B.管壁中的钠离子→细胞间隙中的钠离子

C.管腔中的钠离子→管壁细胞中的钠离子→细胞间隙中的钠离子

D.管腔中的钠离子→管壁细胞中的钠离子→细胞间隙中的钠离子→血管中的钠离子

(4)随着钠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进入细胞间隙的量增多,使得细胞间隙的液体渗透压_____;此时促进水分从_____(单选)。

A.管壁细胞→细胞间隙 B.细胞间隙→管壁细胞C.管壁细胞→管腔 D.血管→细胞间隙 (5)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Na+比正常人高,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 2、(4分)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第1页 共10页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和[________].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5)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6)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7)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3、(4分)如图表示生物膜结构,图中A~G表示某物质,a~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好选取____________做材料制备细胞膜。若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将其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则细胞表面积接近______。

(2)将人的红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0.6%的盐水中细胞吸水膨胀,G的厚度变小,这说明G有_______特点。

(3)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

(4)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有______(填字母)。若图示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图中____物质表示I-。

(5)K+、O2、葡萄糖中哪一种物质是通过方式d进入红细胞的?________,d方式称为___________。 (6)若这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 第2页 共10页

4、(4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_]和[__]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____。 5、(4分)如图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_____有关(填图甲中标号)。

(2)白细胞能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食病菌,这体现了细胞膜_____的结构特点。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特点,这种特性与图甲中的_____(填图甲中标号)有关。

第3页 共10页(4)假如该细胞膜表示胃上皮细胞膜,酒精通过它可用图甲中_____表示;假如该细胞膜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吸收Na+可用图甲中_____表示(填字母)。

(5)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据此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其最可能与膜上蛋白质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_____。 二、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6、(5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层中磷脂分子含量不同 B.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叶肉细胞内[H]的消耗不一定发生在生物膜上 D.老化受损的细胞器会融入溶酶体中

7、(5分)如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蛋白质、功能蛋白、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受体 B.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脱氧核苷酸

C.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蓝藻、颤藻

D.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氧气进入细胞 8、(5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能参与物质合成与运输,是酶的附着位点 B.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的通道 C.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 D.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阻碍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9、(5分)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

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4页 共10页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 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10、(5分)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泡内的递质通过载体主动转运到细胞外 B.性激素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进入受体细胞 C.血浆中氧气进入红细胞只需要穿过两层磷脂 D.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没有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

11、(5分)如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进行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b在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12、(5分)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①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②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③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 ④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M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转运的判断依据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3、(5分)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页 共10页A.被动运输可能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

B.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将变低 C.人体红细胞吸收 K+、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D.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14、(5分)下列有关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B.蛋白质分子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细胞内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可以推断此物质是蛋白质

15、(5分)图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过程物质的运输可以通过囊泡来实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16、(5分)图甲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乙表示物质运

输曲线。图丙中A为一摩尔每升的葡萄糖溶液,B为一摩尔每升的乳糖溶液,半透膜上有图甲中的蛋白质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乳酸和葡萄糖跨膜运输均与氧气浓度有关 B.图甲中葡萄糖的运输可以用图乙中的M表示 C.葡萄糖和乳糖的运输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D.图丙到液面不再变化时,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

17、(5分)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第6页 共10页

A.尿素和乙醇均可以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种类有关 D.方式b需要消耗能量

18、(5分)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l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花青素运输受膜上载体活动影响,温度越高活动越强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19、(5分)已知骨骼肌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组织液中的。组织液中的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骨路肌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气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20、(5分)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和甘油 B.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ATP C.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

第7页 共10页D.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21、(5分)人体细胞吸收水的量取决于

A.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B.细胞呼吸的强度 C.细胞膜内外溶液的浓度 D.环境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22、(5分)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分子层,在细胞膜上对称分布 B.膜蛋白可参与一切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D.协助扩散有助于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23、(5分)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K+、氨基酸 D.葡萄糖、水

24、(5分)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甲和细胞乙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以1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B.2、4进出细胞乙都需要经过糖蛋白的识别

C.3过程可以表示动作电位产生时的K+,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D.运输物质3和物质4的蛋白质结构不同,都具有特异性 25、(5分)图不能表示下列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乳酸菌、细菌、原核生物 B.脂质、固醇、性激素

◎ 第8页 共10页

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C.蛋白质、DNA、染色体 D.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答案】A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 升高 A 由于患者血糖浓度升高,造成管腔溶液溶质浓度升高,使水更多保留在管腔内;导致管腔中的钠离子被稀释而浓度降低;从而使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 【解析】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其它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从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终尿,因此肾小管管腔中的滤液直接来源于血浆。 (2)钠离子在滤液中的浓度和血浆中的浓度基本相等,约为153 mEq/L,而在肾小管细胞内液中仅有10 mEq/L,从肾小管腔到管壁细胞内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图看出需要载体携带,因此此过程是协助扩散,从管壁细胞到细胞间隙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

(3)根据箭头方向可以看出钠离子的重吸收途径是管腔中的钠离子→管壁细胞中的钠离子→细胞间隙中的钠离子→血管中的钠离子。

(4)随着各种离子和小分子大量进入细胞间隙,使细胞间隙的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促进了水从管壁细胞进入细胞间隙中。

(5)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管腔中葡萄糖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使肾小管腔的浓度增大,肾小管腔中的渗透压较正常人高,使水分重吸收减少,使水更多保留在管腔内;导致管腔中的钠离子被稀释而浓度降低;从而使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这样使糖尿病人的尿液中的Na+比正常人高。

2、(4分)【答案】蛋白质(载体蛋白) ATP(三磷酸腺苷) ① ③ ③主动运输 ③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解析】图①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为协助扩散,②顺浓度梯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故为自由扩散,③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很明显B为ATP,C和D为ADP和磷酸(或磷酸和ADP),A为载体蛋白。依据以上分析:

(1)图③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很明显B为ATP(三磷酸腺苷),C和D为ADP和磷酸(或磷酸和ADP),A为载体蛋白;

(2)需要消耗载体的运输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分别对应图中①、③;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③主动运输; (4)主动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故对应图③;

(5)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6)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属于胞吞过程,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细胞膜的功能特别是选择透过性,因此污水处理过程中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利用了细胞膜的选

第11页 共8页择透过性特点。

3、(4分)【答案】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S/2 流动性 蛋白质 b和c A 葡萄糖 协助扩散 B 【解析】

(1)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的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中没有核膜及具膜的细胞器,且该细胞较易获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此面积为S,而在细胞中,由于细胞内外都是水溶液,在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必然以疏水端相对,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因此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S/2。

(2)将人的红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0.6%的盐水中细胞吸水膨胀,G的厚度变小,这说明G有流动性特点。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的是蛋白质。

(4)氧气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b和c,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其过程是图中a方式,其中A物质表示I-。

(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即图中的d方式,K+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即图中的a方式,氧气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的b方式。

(6)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因此若这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小的物质是B糖蛋白。

4、(4分)【答案】原生质层 2 4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细胞液的浓度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高 降低 【解析】

(1)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质壁分离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大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4)①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红心萝卜A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B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高。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红心萝卜A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

◎ 第12页 共8页

降低。

5、(4分)【答案】③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① b a 磷脂双分子层 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解析】

(1)图甲中的③为磷脂双分子层,而磷脂属于脂质。可见,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③有关。

(2)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食病菌,其方式是胞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种特性与图甲中细胞膜上的①所示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胃上皮细胞吸收酒精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图甲中的②所示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b过程所示的物质,是从高浓度的细胞膜外侧运输到低浓度的细胞膜内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与酒精通过胃上皮细胞膜的方式相符。a过程所示的物质,是从低浓度的细胞膜外侧运输到高浓度的细胞膜内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为图甲a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

(5)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其最可能与膜上蛋白质——CHIP28有关,由于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因此可以从人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

二、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6、(5分)【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内外两层中磷脂分子呈不均匀分布,其含量也不同,A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属于大分子物质,其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吞,B错误;叶肉细胞内[H]的消耗不一定发生在生物膜上,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正确,老化受损的细胞器会融入溶酶体中被溶酶体吞噬消化,D正确。 7、(5分)【答案】A

【解析】按蛋白质功能分为结构蛋白质和功能蛋白,功能蛋白又包括运输蛋白、受体、抗体等,故c为结构蛋白,b为功能蛋白,但d和e非从属关系,应为并列关系,A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上含有基因,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即b为DNA,c为蛋白质,d为基因,e为脱氧核苷酸,B正确;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等,蓝藻又

第13页 共8页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即c为真核生物,b为原核生物,d为蓝藻,e为颤藻,C正确;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如O2进出细胞,即b为被动运输,c为主动运输,d为自由扩散,e为氧气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A。 8、(5分)【答案】C

【解析】内质网能参与物质合成与运输,是酶的附着位点,A正确;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是也可以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C错误;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正确。 9、(5分)【答案】C

【解析】胞吞作用有细胞膜的凹陷,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被吞的大分子物质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发生了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B正确;Na+、K+等无机盐离子是小分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行跨膜运输进出细胞,C错误;大分子物质与受体结合时首先需要经过识别作用,胞吞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D正确。 10、(5分)【答案】C

【解析】突触小泡内的递质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A项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项错误;血浆中氧气进入红细胞只需要通过红细胞的细胞膜,穿过两层磷脂,C项正确;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浓度差,D项错误。 11、(5分)【答案】D

【解析】b是大分子物质运出细胞,通过具膜小泡和细胞膜发生融合将物质质排出细胞,因为存在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导致膜成分的更新,A项正确;a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即“胞吞”,该过程需要通过膜外表面的糖被识别,并消耗能量才能进入细胞内,B项正确;“胞吞”和“胞吐”均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细胞排出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直接通过细胞膜,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行,D项错误; 12、(5分)【答案】D

【解析】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即细胞可逆浓度吸收M物质,吸收方式应为主动转运,①可作为主动转运的判断依据;厌氧呼吸也可为主动转运提供能量,②不能作为主动转运的判断依据;因为细胞膜上运输X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是一定的,当膜上所有运输X物质的载体全被利用,即载体饱和时,X物质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又由于吸收结束后,膜两侧X物质仍存在浓度差,所以应为主动运输,因为如果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话,吸收结束后膜两侧从理论上不应存在X物质的浓度差,③可作为主动转运的判断依据;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说明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能量的供应,④可以作为主动转运的判断依据。选D。

◎ 第14页 共8页

13、(5分)【答案】C

【解析】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的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消耗能量,A正确;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将变低,B正确;人体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大分子物质进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D正确。 14、(5分)【答案】B

【解析】盐析不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不会变性,A错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胞吞和胞吐利用了膜的流动性,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正确;蛋白质的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所以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错误;RNA也含有C、H、O、N等元素,也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 15、(5分)【答案】D

【解析】大分子物质以胞吞(a)和胞吐(b)的方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胞吞(a)和胞吐(b)均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胞吐(b)作用通过生物膜将大分子或是颗粒物质包裹成膜泡运出细胞,C正确;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等方式,D错误。故选D。 16、(5分)【答案】D

【解析】乳酸虽为主动运输,但红细胞由无氧呼吸供能,与氧气浓度无关,A错误;图甲中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图乙中M为自由扩散,B错误;物质的跨膜运输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错误;丙图中半透膜上有图甲中的蛋白质1,葡萄糖可由左向右运输,B侧渗透压升高,从A侧吸水,到液面不再变化时,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D正确。 17、(5分)【答案】A

【解析】尿素和乙醇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即方式a,A正确;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B错误;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错误;方式b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18、(5分)【答案】B

【解析】本实验是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细胞膜的透性,设计了不用切片不同温度处理形成了相互对照,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题干对实验材料、溶液量没有说明等量控制,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B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判断不出花青素的跨膜运输方式,也无法得出花青素运输是否需要载体的协助,C错误;实验目的是测量温度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D错误。

第15页 共8页19、(5分)【答案】C

【解析】由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而氧浓度与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有关,所以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与细胞内的氧浓度无关,A错误;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而与运载物质无关,B错误;由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所以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C正确;由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所以其运输速度的饱和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相应载体的数量,而不是由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决定,D错误。 20、(5分)【答案】C

【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B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所以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C正确;胞吐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21、(5分)【答案】C

【解析】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与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无关,A错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与细胞呼吸作用无关,因而与环境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无关,B、D错误;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与细胞膜内外溶液的浓度有关,C正确。故选C。 22、(5分)【答案】C

【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于磷脂分子层中,在细胞膜上分布不对称、不均匀,A错误.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B错误.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C正确.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有助于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D错误. 23、(5分)【答案】C

【解析】氧气、甘油、脂肪酸、水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K+、氨基酸、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需要消耗能量,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选C。

24、(5分)【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而不进入细胞内部,A错误;2、4方式进出细胞乙不需要糖蛋白的识别,需要经过载体的运输,B错误;动作电位产生是Na+内流形成的,而不是K+内流形成的,C错误;运输物质3和物质4的蛋白质都属于载体蛋白,其结构不同,都具有特异性,D正确。 25、(5分)【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主要包括蓝藻和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A正确。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符合图解,B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和蛋白

◎ 第16页 共8页

错误。生态系统是指群落与无机环境的总和,群落中有多个种群,D正第17页 共8页◎ 第18页 共8页

质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确。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文档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ui4349kig0ne2d1fovz9epjx24qp9012r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