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孟子公园景观概念规划 规划布局篇
游人呈现一派梦幻般的滨河夜色。
从表现手法来看,主要通过光源和光设备的选择,光与色彩的组合,照射方向的设定,光与影的变化,表现可构思的光艺术环境。
◆ 突出重点
局部,定向小面积照明通过光与色彩的巧妙应用,勾勒环境轮廓,利用明暗表现立体感,渲染高光与阴影的反差,产生玲珑剔透和朦胧梦幻的意境。适用于小型环境和艺术性较强环境。
◆ 大面积均匀照明,表现恢宏和气度
设定相对均匀的照度,主建筑以较强光处理,辅助设施点缀光完善,以求达到整体感和立体感,给人一种辉煌壮观和博大凝重的感受。适用于大型环境和远视环境。
4.5 旅游设施规划
图4-7 游览设施规划图
4.5.1 餐饮设施
在成语典故园和康健度假区各设置一餐厅,解决游客餐饮问题,西区与东区提供餐位数比例在1:2左右。
4.5.2 救护设施
考虑邹城孟子公园与新区规划中的医疗卫生用地不远,故不需要在公园规划范围设立较大的医院。在游憩项目较多的地区集中设置医疗救护站。 4.5.3 管理中心
鉴于公园的面积较大,在东部的公园的广场区结合民俗一条街设置。 4.5.4 导游系统
在森林公园边界、出入口、各功能区与景区、重要景点、游径端点和险要地段(如水边、架空栈道、溜冰场及密林),应设置明显的导游标志,以指示界限、指导方向、阐述园规、介绍情况、提示警告、表达信息。
导游标志根据公园所营造氛围精心设计,人工区采用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亚自然区采用朴实雅致的风格,自然区可采用粗石、原木不加雕琢所营造的古朴原始风格。
导游标志可采取中、英、日三种文字说明;公共设施标志应采用国际通用的表示符号。
13
山东邹城孟子公园景观概念规划 水系整治篇
5 水系整治篇
在此次规划设计中,水是最重要的生态要素和景观要素,必须当成重中之重来考虑。邹城孟子公园中的水系是自然河流,不仅要考虑水质、水量,还要考虑防洪、排涝等问题。规划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生态水环境的设计手法。所谓生态水环境设计,其遵循的原理就是模仿大自然中的水的循环过程。
5.1 河道改造设计
大沙河的现状是水利工程截弯取直的结果,未考虑河水摆动的自然规律,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也损失了其原有的景观价值。
本次规划对其进行以下改造: 5.1.1 泄洪设计
健康的河流应该为蜿蜒曲折、流动的状态。规划疏通断流的区域,使其恢复自然摆动。同时拓宽水面,保持泄洪的流畅性。由提供的资料得知,当地最大洪水量为232m3 /s,坡度i约为1/200,故取3m/s的流速,测算得泻洪截面77m2
。经反复测算,由不同的截面及确定的洪水位与常水位高差得出洪水位截面。
表5.1 各区段洪水位及常水位设计如下
区段 常水位(米) 洪水位(米) 高差(米) 湿地公园区 87.2 88.7 1.5 沙滩休闲区 84 85.5 1.5 河滨散步区 82 83.5 1.5 植物观赏区 81.5 83 1.5 市民亲水区 80.5 81-82 0.5-1.5 巨石浅滩区 78-79 79.3-80.3 1.3 5.1.2 河流竖向设计
为了保证河流维持自然驳岸的可能性,河床基本维持原状,工程集中在主景观湖面处。在主广场处拓宽河流,形成大的景观水面,有大量的挖方,可用于东部地势较低处的填方用。
5.1.3 落差工程设计
参考防洪及景观要求,设置游人可通过的落差工程。落差工程使得河床坡度舒缓,将河水流速降低,借以缓冲河水对河床较低河岸的侵蚀。同时,改善曝气净化能力。另外,就景观而言,落差工程所形成的流动水景使得水有了变化,满足景观性及趣味性,更具有吸引力。材料建议使用当地巨石。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落差值及周围景观的不同,营造多变的落差效果。 5.1.4 驳岸设计
为了保持土壤、植物、水的密切接触,形成更加丰富的自然环境,保证其中的物质转换和能量循环的正常进行,对驳岸进行了生态性改造,以此建立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水陆交错带。
驳岸的选择基本原则为:在人流聚集(如广场等)或是工程需要(河流转弯冲刷处)处设置刚性驳岸;在生态性较强、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设置刚柔结合的驳岸(混合材料);在原生态,只允许散步活动的区域,使用柔性驳岸(缓坡草坪);在刚性和柔性驳岸间以刚柔结合的驳岸自然过度。
驳岸形式分别为: 1 刚性驳岸
以坚固材料(石材,木材,混凝土)施工法的护岸,尽量采用自然材料的同时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建造的时候不用沙浆,采用干砌的方法,留出空隙,利于滨河植物的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岸会逐渐呈现自然的外貌。在与刚柔结合的驳岸过度的区域,可在砌石的顶端,由植栽形成V字型凹陷,均匀排列,且越往边界越大。在有足够用地的区域形成退台、木台等。
2 刚柔结合型的驳岸
以混合材料(植物与木材或石材混用)施工法的驳岸,这种驳岸方法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具有人工结构的稳定性和自然外貌,见效快,生态效益好,常见的方法有采用种植植物的堆石及与植物结合使用插孔式混凝土块。
3 柔性驳岸
◆ 自然原型驳岸(维持原生态)
适用于用地充足,岸坡较缓,侵蚀不严重的河流,其优点为河流呈自然形态,营造良好河流
14
山东邹城孟子公园景观概念规划 水系整治篇
景观,可在此构筑台阶,设置步行道,以便于接近水边,坡后应设置道路,以便洪水季的游人的行走。
◆ 自然改造型驳岸
是以生物材料(植物)施工的护岸在水流比较平的区域,可按照造价强度及当地条件等选择适合的植物施工方法,此驳岸类型可以控制水草的过度繁茂和减缓水温的上升,为鱼类的栖息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沙滩型自然驳岸
主要设置于滩头处,纵横比小于1/2,以防止沙子的流失。
5.2 河流景观设计
通过景观规划设计,使河流呈现出不同的景观风貌,从东向西规划为巨石浅滩区,市民亲水区,植物观赏区,河滨散步区,沙滩休闲区及湿地公园区,使整条河流具游憩观赏性。
另外,对水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水量和水质,本次规划也对其进行了特别的考虑。
5.2.1 水量
水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着整条河流甚至整个公园的景观效果,特别是这样一条北方的季节性河流,面临着断流和枯水的问题,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营造河流的四季景观:
◆ 在市民亲水区(主景观水面)下游设置水坝,保证这个界面的水量,使其保持在0.8米的景观水面;
◆ 在公园范围内河流的收尾处设坝,保持公园内河流的水量; ◆ 当重大的节庆或纪念日可由水库供水,保持其水量。 5.2.2 水质
◆ 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通过调节水的速度,面积和深度等物理条件,使水在流动过程中减少营养无的过度积聚和与污染物的接触,提高其自净能力;
◆ 在河流入口处(基地东面)中配种浅水植物群落,利用它吸收部分营养盐,然后将溪流引入人工培育的湿地,经湿地处理后再去除了大部分的营养盐,使水质得到改善;
◆ 使用生物方法(植栽水生植物),使水体达到平衡,收集,净化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减少并尽量避免化学法来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
◆ 污水和河水分离,排入下水道,雨水经过植被过滤排入河流; ◆ 定期疏浚河床中堆积的污泥;
◆ 加强公园内管理,尽量避免人为污染,特别是上游污染问题。
5.3 桥梁景观设计
5.3.1 设计原则
1 实用原则
好的桥梁设计应以实用为原则,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美观,而不应为了美观去刻意模仿或矫
揉造作。在桥梁设计中应考虑形态、特色、细节、尺度等要素。
2 可达性原则
水道既是人行通道,同时也为行人由不同空间层次穿越道路网提供了可能。这些设计手法将
使城市中的人行交通更加安全和高效,由此也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5.3.2 景观风格
规划根据不同类型的桥梁,提出建议性景观风格:
◆ 大体量交通性桥采用现代风格; ◆ 结合重要景观节点及轴线设置景观桥; ◆ 步行桥以小体量为主,使用环保材料;
◆ 在具有历史积淀的地区或公园采用中国传统园桥形式; ◆ 在儿童乐园以及活动区,应增加桥的趣味性。
15
山东邹城孟子公园景观概念规划 实施策略篇
6 实施策略篇
6.1 开发控制与运作策略
6.1.1 开发强度控制
根据邹城孟子公园现状用地情况分析,通过以线带面的指导思想,先从大沙河的整治开发,然后以道路带动周边地块的建设,按照项目开发意向和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开发强度依次为:民俗一条街、康健度假区、主入口广场及其他功能区。 6.1.2 运作策略
1 运作组织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规划的角色不仅仅是行政和计划指令的空间体现,而更多的将作为各社会阶层或集团利益协调工具,成为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调节手段之一,开展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将越来越多地成为规划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山东这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更新的局面。这种应对于城市高速发展中内部出现的用地结构性功能转化,必然要求有相应政策协调各方利益的再分配,对运作模式和城市管理、规划管理以及土地管理政策研究,无论是对于改造项目的推进,还是规划利益及其社会意义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
借助政府力量运作的大规模项目活动,可以提高项目的组织和运作能力,增强项目的号召性和影响力,但政府直接运营具有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市场化的运作运营经济效率高,能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但资本实力、组织能力和权威性差。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政府支持下的市场化运作是一种普遍和有效的模式。将两者结合起来,能优势互补,更好得组织和经营大型的项目建设。
从滨水地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由于缺乏一个专职机构主管和经营,滨水地区建设一般处于“零打碎敲”的方式进行,使得建设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处于一种混乱局面,改善环境的各种配套工程很难顺利进行,付出的环境成本很高,最后设置有违规划的初衷。反过来,业主销售收入最终也会因公共和市政环境得不到改善而下降,对于业主和政府都不利。因此,邹城政府应成立土地开发和管理的独立机构,由该机构进行物业收购前的谈判和前提工作,之后向开发商进行熟地转
让,帮助开发商降低开发成本和克服物业收购的重重障碍。
2 运作策略
技术开发权转移技术是城市空间开发受益应基于平等公正的开发权益市场准则而制定的,即在某一城市区位中,由于低价和开发需求相对均衡,因此,空间开发受益在理论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开发权转移技术不仅可以使城市设计中所重视的具有特殊价值的建筑、景观、史迹、公共空间、自然地等得以在开发活动中完善保护和价值提升,也满足了相应开发受益的要求,同时,这一技术使政府在处理“特殊基地”时可以藉此放宽某些法规和政策之约束,作为交换获得所希望的发展。
政府在利用空间开发权转移技术进行城市设计实施管理中,不仅可以引导和调控具有不同开发条件的土地开发活动,也对地块内的开发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土地开发商被要求开发较一般情况更多的公共设施,政府可以一定的开发权补偿之,而对被划为具有高度发展受益的开发用地,则要购买一定的空间开发权才可开发。上海北外滩城市设计案也提出开发手段可通过发展权转移来又到开发商在承担道路、公园、市政设施建设等同时,在不违反城市行他原则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容积率,其中包括与相邻街区共同开发相关联的发展权转移,如公园相邻的街区通过参与公园之开发获得行营开发定量增加,与景观形成即历史建筑物的保护相关联的发展权转移等。
图6.1 上海北外滩城市设计中开发权转移
开发权的转移是一种更为灵活和有效的开发控制与引导手段,对于邹城孟子公园规划建设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孟子公园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通过开发权的转移,可以引导开发向着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可控制开发高度的方向发展,这是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开发方式,同时
16
山东邹城孟子公园景观概念规划 实施策略篇
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来。 6.2 分期建设与经济估算
图6-2 分期建设图
6.2.1 分期建设
坚持滚动分片紧凑的分期发展策略,确定以线带面的指导思想,以大沙河整治和公园道路作为发展轴带动周边地块的建设。根据现状用地情况、项目开发意向和城市发展趋势预测,建议以在开发控制中,坚持整体控制与集中建设的原则,首先对整体水系与环境绿化进行梳理控制,然后集中建设核心区块,形成主要的活动空间最逐步扩展到各个区块,完善公园整体环境。
整体建设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来完成: 1 近期
结合现状完成大沙河整治及湿地公园的建造,同时完成孟子文化广场、民俗一条街的建造。 2 中期
完成休闲游憩区与康健度假区的建造和自然景观区的环境改造,并对为学园进行初步建设。
3 远期
随着治理工程目标的实现,完成中期的初步建设及游乐区的建造。进行其余景观生态建设,
突出对邹城孟子公园景观形象的特色打造,整体推出邹城形象品牌。 6.2.2 经济估算
邹城孟子公园景观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35.76公顷。其中:绿化面积约为84.8公顷;生态湿地面积约为0.87公顷;硬地广场面积约为24.72公顷;建筑面积约为121700 M2(基底占地面积3.22公顷),水面为22.15公顷。
若按中档标准,则总造价为3.3亿元。 其中:河道整治费:1.2亿元
绿化 = 848000M2×60元/M2 = 5088万元; 生态湿地 = 8700M2×40元/M2 = 34.8万元; 硬地广场 = 247200M2×150元/M2 = 3708万元; 公共建筑 = 4240M2×1000元/M2 = 424万元;
商业建筑 = 117460M2×1000元/M2 = 1.17亿元(可市场化开发)。
考虑到邹城的市场结构、规模、变化规律等基本状况,若以高档标准建设,则造价为4.62亿元。
表6.1 造价对照表
单位造价(元/平方米) 投入额 项目 面积 中档造价 高档造价 中档 高档 绿化 84.8公顷 60 100 5088万元 8480万元 生态湿地 0.87公顷 40 80 34.8万元 69.6万元 硬地广场 24.72公顷 150 250 3708万元 6180万元 公共建筑 4240平方米 1000 1600 424万元 678.4万元 商业建筑 117460平方米 1000 1600 1.17亿元 1.88亿元 河道整治 22.15公顷 -- -- 1.2亿元 合计 135.76 -- -- 3.3亿元 4.62亿元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