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支架及构配件质量应在使用前进行复检。
四、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应标挂数量规格铭牌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应排水畅通、无积水。
五、当采用预埋方式设置脚手架连墙件时,应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
六、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
地基与基础
一、模板支架与脚手架基础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应按基础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
二、土层地基上的立杆应采用可调底座和垫板,垫板的长度不宜少于2跨。
三、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 5m节点位差配合可调底座讲行调整。
可调底座调整立杆连接盘示意
四、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应在地基基础验收合格后搭设。
模板支架搭设与拆除
一、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 二、模板支架搭设应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三、可调底座和土层基础上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水平。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垫板。
四、立杆应通过立杆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套管接头的位置宜错开,且错开高度不宜小于75mm。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时,错开高度不宜小于500mm。
五、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用铁锤击紧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
六、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
七、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架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八、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对搭设的支架进行验收,并应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九、拆除作业应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严禁抛掷。
十、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并应保证分段后架体稳定。
双排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一、脚手架立杆应定位准确,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二、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高度上升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不得任意
拆除。
三、作业层设置要求: 1、应满铺脚手板;
2、外侧应设挡脚板和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可在每层作业面立杆的和的盘扣节点处布置上、中两道水平杆,并应在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3、作业层与主体结构间的空隙应设置内侧防护网。
四、加固件、斜杆应与脚手架同步搭设。采用扣件钢管做加固件、斜撑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有关规定。
五、当脚手架搭设至顶层时,外侧防护栏杆高出顶层作业层的高度不应小于1500mm。
六、当搭设悬挑外脚手架时,立杆的套管连接接长部位应采用螺栓作为立杆连接件固定。
七、脚手架可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由施工管理人员组织验收,并应确认符合方案要求后使用。
八、脚手架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确认并签署拆除许可令后拆除。
九、脚手架拆除时应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十、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十一、脚手架拆除应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
应大于两步。如因作业条件限制,出现高度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检查与验收
一、对进入现场的钢管支架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规定: 1、应有钢管支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钢管支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当对支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 二、模板支架应根据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模板支架搭设前; 2、超过8m的高支模架搭设至一半高度后; 3、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和混凝土浇筑前。
三、脚手架应根据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首段高度达到6m时; 3、架体随施工进度逐层升高时; 4、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
四、对模板支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内容:
1、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应无松动、悬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
2、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斜杆、钢管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3、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伸出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应符合设计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