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整顿活动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5月24日)
冯丹辉
老师们:
今天,我们根据丹凤县科教体局的统一部署,在这里召开“棣花中学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就是要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下最大决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提高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这次活动的开展,我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为什么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想:
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习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总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努力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办人民满意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身体力行的去践行师德规范,自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学生爱戴的教师。
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和师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要发扬“团结进取、务实创新、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高质量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和谐平安校园”的办学目标,为学校创品牌之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厚实的文化积淀。
三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名校是因为有名师,名师造就了名校。名师不但教学质量强、业务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
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简而言之,能否建成一流的特色学校,与学校的师德师风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和衷共济、敬业奉献,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才能保持学校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以,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多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前赴后继、无私奉献,才铸就了我校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名震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拥有了我校近年来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
二、认真剖析当前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当前,我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个别领导不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日常管理中碍于情面,不能坚决执行学校既定的各项管理制度,给某些些心存侥幸的同志以可乘之机,让那些一心上进的同志感到不公平。二是个别教师敬业意识淡漠。有的工作没有激情,自由散漫,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钻研教育教学,凭经验吃老本,得过且过;有的晋升了职称以后,上进心和工作尽头明显不足,想方设法脱离教学岗位,消极混日子。甚至个别教师工作时间上网看影视剧、购物、玩游戏,干与教学工作无关的事。三是个别教师看重金钱名利。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教师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相互攀比心理严重,比职称比工资待遇比个人荣誉,不比教学
水平、教学业绩、奉献精神。四是思想言行有失师德规范。个别教师言语粗俗,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言谈举止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有些纪律散漫,言行不一;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身份与社会上的人打麻将;有的自己不遵守的规章制度,还散布一些消极言论影响其他同志;个别教师身上还存在着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将学生赶出教室的行为也偶然有之,上课接听手机等现象依然在个别老师身上发生。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我校“优秀做人,成功做事”的办学理念背道而驰,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很不相称。
三、正确把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个目标思考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觉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增强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2、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向先人负责,更要向未来负责。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意识到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来,钻
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3、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是师德师风的灵魂。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还必须专心和精心。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必然中获取自由。要按照 “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发展学生潜能、完善学生素质”的要求,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克服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师德师风的关键。团结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任何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和做法,都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大家要千方百计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5、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要培养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关爱学生;要使学生学而不厌,自己就要诲人不倦。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学内容放在心上,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谈举止、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
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小节看大局,一叶可以知秋!我们的老师,在学校要做学生的表率,在社会上要做群众的表率,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
同志们,师德师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它对我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大家只满足于现状,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希望大家在这次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的活动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发现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和高效务实的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崭新形象,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