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农村建设中统计存在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洪彬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0期
摘 要: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热点问题。随着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农村居民逐步向城市过渡,第一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改造都是所要面对的问题。做好三农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对三农工作的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数据的保障。而农村统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许多方面都有了改进,但是许多存在的问题也是根深蒂固,必须从制度着手对相关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革的建议。从完善农村统计工作制度,理清各中农村统计工作制度的关系、减少交叉重复、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服务职能,完善农村统计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实施的建议及具体的操作办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统计;统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56-02 一、新农村建设中统计存在问题
1.统计制度不健全、不适用。目前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大都以满足县级以上统计部门的需求为主,有关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也仅仅是印发至县级以上统计部门,由上至下逐级贯彻布置有关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县区统计局一般都是通过召开年报工作会议来布置农村基层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往往是几个专业一起布置,而且是口头上布置,乡镇统计人员记录不完整,有的甚至连笔记都没有做。乡镇统计人员回去后也是口头上向村统计人员简单布置有关的统计报表任务。甚至有个别乡镇没有开会布置报表,只是把报表发下去,没提出具体要求,未能全部回收报表,出现不执行国家报表制度的行为。现行的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很难原原本本贯彻到农村基层,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收集和汇总各种统计报表,基本上仅仅是为上级服务,不能满足乡镇对其经济情况分析的需求。新村建设新鲜出炉,我们没有配套的统计制度。现有的农业统计制度自成一体,且偏重于农业生产统计。开展新农村建设统计改革,必须建立一套全面、规范的可行方案,确定具体的指标,制定相关的报表,核定哪些指标可从部门获取,哪些指标需由调查获取,还有上报的时间、方法等等。与此同时,必须研究如何删减废除过时的、无法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农业统计指标和制度,减轻基层统计负担,增强统计数据的服务功能,提高统计工作形象。
2.统计体制制约。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中国的统计机构只设置到县、区,乡镇没有专门统计机构,因此面向广袤的农村地区开展统计调查,基本无专人可用。如只依靠市、县统计系统力量,人员有限,精力有限,难以操作。基层统计数据易受干扰。当前中国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统计部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领导,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指标涉及领导考核,关系地方政府政绩,在目前基层统计力量不足,需要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开展的情况下,要保证数据的准确、公正,将面临一定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