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分析题
1.案例 某评标委员会准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在评标中重点考虑标价、工期、信誉、施工经验四方面要素,各项要素的权重分别为0.4、0.3、0.2、0.1。现有甲、乙、丙、丁、戊五个承包商投标,根据各单位投标书的情况及各因素,得分情况如下,请按综合评估法选择承包商。 投标者 甲 乙 丙 丁 戊 投标书情况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缺少施工方案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标价得分 90 95 80 80 95 工期得分 80 95 95 80 70 信誉得分 90 90 95 90 70 施工经验得分 70 60 70 90 90
2.案例 某建设工程项目由三个单项工程组成。项目业主准备将其分为三个独立的合同段,分别由三个承建商进行实施,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某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已通过投标获得了此项目的监理任务。 〔问题〕
1.在招标选择承建商过程中,监理单位是否有决定权?谁具有决定权? 2.“如果承包商要将部分工程分包出去,则需要谁批准?
3.“在做标期间,对某投标人提出的问题,业主或招标机构只需向该投标人作出书面答复”,请问是否正确?
3.案例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筑单位(甲方)签订了某项工业建筑的地基强夯处理工程,包括开挖土方、填方、点夯、满夯等。由于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按照施工合同规定,按施工图预算方式计价,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施工。
工程量由造价工程师负责计量。工程开工前,乙方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批准。 〔问题〕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进行到施工图所规定的处理范围边缘时,乙方在取得在场的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情况下,为了使夯击质量得到保证,使夯击范围适当扩大。施工完成后,乙方将扩大范围内的施工工程量向造价工程师提出计量付款的要求,但遭到拒绝。试问造价工程师拒绝承包商的要求合理否?为什么?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乙方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就部分工程进行了变更施工。试问变更部分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确定?
4.案例 A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开发了一项花园建设工程项目,由B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由C建材公司提供D水泥厂生产的水泥。2000年9月15日,C建材公司提供20吨水泥进入工地,B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送检测试,结论为合格水泥。后来,C建材公司陆续组织水泥进场,共计680吨。同年10月11日,B公司从C公司供应的水泥中再次抽样送检,经检验确认为废品水泥。此时水泥已用800吨,分别浇筑在花园工程A楼的12~15层。经有关部门检测,第12~15层的混凝土强度不合设计要求,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决定对12~15层推倒重浇。A公司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B公司、C公司和D厂,要求三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问题〕
1.如施工合同明确约定水泥由甲方供应,责任应如何区分? 2.如施工合同明确约定水泥由乙方供应,责任应如何区分?
5.案例 某厂新建一车间,分别与市设计院和市建筑某公司签定设计合同和施工合同。工程竣工后厂房北侧墙壁发生裂缝,为此某厂向法院起诉市建筑某公司。经勘验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结论是结构设计图纸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不准,于是某厂起诉市设计院。市设计院答辩,设计院是根据某厂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的,不应承担事故责任。经法院查证:某厂提供的地质资料不是新建车间的地质资料,而是与该车间相邻的某厂的地质资料,事故前设计院也不知该情况。
〔问题〕
1.事故的责任者是谁?为什么? 2.某厂所发生的诉讼费应由谁承担?
6.案例 对某项工程的施工,业主通过公开方式选定了承包商并签定了施工合同,在合同中双方对工程质量、工程价款、工期和违约责任等都做了具体约定。
施工履行时,在某基础工程施工中碰到地下有大量文物,使整个工程停工10天;主体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机械出现故障,使进度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部分工作停工15天。两次停工承包商都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工期索赔申请,并提供了施工记录。 〔问题〕
1.招标时对承包商的资格预审查的内容有哪些? 2.监理工程师对两次索赔申请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7.案例 某建筑公司与其体育馆签订了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明确规定承包方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包方向发包方提交了竣工报告。由于运动会即将举行,还没组织验收,发包方就使用该馆。使用中发包方发现体育馆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承包方修理。承包方认为发包方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承包方不应承担责任。 〔问题〕
1.依据有关法律,该质量问题由谁承担?
2.工程可否视为已交付?对于该工程,承包方需承担什么责任?
8.案例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筑单位(甲方)签订了某房屋建筑的施工工程合同,按照施工合同规定,按施工图预算方式计价,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施工。工程量由造价工程师负责计量。工程开工前,乙方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批准。 〔问题〕
在开挖土方过程中,有两项重大原因使工期发生较大的拖延:一是土方开挖时遇到了一些工程地质勘探没有探明的孤石,排除孤石拖延了一定的时间;二是施工过程中遇到数天季节性大雨,由于雨后土壤含水量过大不能立即进行强夯施工,从而耽误了部分工期。随后,乙方按照索赔程序提出了延长工期并补偿停工期间窝工损失的要求。试问造价工程师是否应该受理这两起索赔事件?为什么?
9.案例 2000年10月5日,A公司与B施工队签定了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合同规定:B施工队为A公司建筑框架厂房,跨度12m,总造价为98.9万元;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开、竣工日期为2000年11月2日至2002年3月10日。自工程开工至2002年底,A公司给付B施工队工程款、材料垫付款共101.6万元。到合同规定的竣工期限,被告未能完工,而且已完工程质量部分不合格。为此,双方发生纠纷。经查B施工队经营范围为维修和承建小型生产性建筑工程,无资格承包该工程。 〔问题〕
1、该工程双方签定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该工程的质量责任应如何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