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BD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图示时刻,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A项错;由交变电流电动势最大值表达式Em=NBSω可知B项正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C项中表达式为R两端电压的最大值,C项错;由图可知,线框转动一圈的过程中,只
有半个周期为正弦交变电流,另半个周期电流为零,由有效值定义有
E2R+rT=
?Em??2???
2
·,解R+r2
T得E=,由欧姆定律可知,D项正确。
2
第2讲
变压器 电能的传输
Em
考纲下载:1.理想变压器(Ⅱ) 2.远距离输电(Ⅰ)
主干知识·练中回扣——忆教材 夯基提能 1.理想变压器
(1)构造:如图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
①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 ②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 (2)原理: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 (3)基本关系式
①功率关系:P入=P出;
U1U2
②电压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n1n2U1U2U3
有多个副线圈时===…;
n1n2n3
I1n2
③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I2n1
由P入=P出及P=UI推出有多个副线圈时,U1I1=U2I2+U3I3+…+UnIn。 (4)常用的变压器
①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
??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②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2.远距离输电
(1)输电过程(如图所示)
2
(2)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Q=IRt。 (3)电压损失
①ΔU=U-U′;②ΔU=IR。 (4)功率损失
?P?①ΔP=P-P′;②ΔP=IR=??R。 ?U?
2
2
(5)输送电流
PU-U′①I=;②I=。
UR
巩固小练
1.判断正误
(1)变压器不但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还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2)变压器只对变化的电流起作用,对恒定电流不起作用。(√)
(3)理想变压器能改变交变电压、交变电流,但不改变功率,即输入功率总等于输出功率。(√)
(4)变压器副线圈并联更多的用电器时,原线圈输入的电流随之减小。(×) (5)正常工作的变压器当副线圈与用电器断开时,副线圈两端无电压。(×) (6)增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7)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损耗。(√)
(8)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大。(√) [变压器的基本规律]
2.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 22 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
A.U=110 V,I=0.2 A B.U=110 V,I=0.05 A C.U=1102 V,I=0.2 A D.U=1102 V,I=0.22 A
U1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直接求出副线圈中的电压、电流分别为:220 V、0.1 A,根据=
U2
n1I2
=,可得原线圈中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10 V、0.2 A。 n2I1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3.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原理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1>U2 B.U2=U3 C.I4
解析:选D 在远距离输电的过程中,第一级为升压过程,故U1 [远距离输电电能的损失] 4.[多选]在远距离输电中,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那么 ( ) A.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 B.输电的电压越高,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 C.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电线上的电流成正比 解析:选AC 输电线路上损失电压ΔU=IR,在R一定时,ΔU和I成正比,A正确;若U越高,I=越小,那么ΔU越小,B错误;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ΔP=IR,当P一定 PU2 P?2P?时,I=,所以ΔP=??R,即ΔP和U的平方成反比,跟I的平方成正比,A、C正确,D U?U? 错误。 核心考点·分类突破——析考点 讲透练足 考点一 理想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的特点 (1)没有能量损失(铜损、铁损)。 (2)没有磁通量损失(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 2.制约关系 (1)电压制约关系:副线圈电压U2由原线圈电压U1和匝数比决定。 (2)电流制约关系:原线圈电流I1由副线圈电流I2和匝数比决定。 (3)功率制约关系: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由副线圈的输出功率P2决定。 [典题1] [多选](2014·山东高考) 如图所示,将额定电压为60 V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 V和2.2 A。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 W B.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 A C.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 A D.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3 [解析] 由题意知U1=220 V,U2=60 V,I2=2.2 A,则由P1=P2=U2I2,==,解得n1∶n2=11∶3,I1=0.6 A,P1=132 W,B、D正确,A错误;由于电流表显示的是有效值,因此通过副线圈电流的最大值为2.22 A,C错误。 [答案] BD 压。 关于理想变压器的4点说明 1.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的直流电压。 2.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3.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 4.当原线圈中串联电阻(或灯泡)时,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并不是电源的电 U1n1I2U2n2I1 1.(2015·全国新课标Ⅰ)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在 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 11 A.U=66 V,k= B.U=22 V,k= 9911 C.U=66 V,k= D.U=22 V,k= 33 I1n21I211R解析:选A 设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I1、I2,则==,故k=2=;设原线 I2n13I2R9U1n131U圈两端的电压为U1,则==,故U1=3U,而原线圈上电阻分担的电压为U,故+3U= Un2133 220 V,解得U=66 V,选项A正确。 2.用220 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 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 W 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 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 1∶2 π??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A 2?? 0.050.05 解析:选A 由题图知,负载电流I2= A,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2=I2U2=×110 22 W≈3.9 W,输入功率P1=P2=3.9 W,A正确;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2m=1102 V,B错误;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2∶1,C错误;由图象知,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 100πt(A),D错误。 考点二 问题一 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如图所示)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n1U1n2U2 (1)U1不变,根据=,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可以得出不论负载电阻R如何变化,U2不变。 (2)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I2变化,根据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可以判断I1的变化。 (3)I2变化引起P2变化,根据P1=P2,可以判断P1的变化。 [典题2] (2015·安徽高考)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 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U1n1U2n2 A.电压表V1示数增大 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 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 [解析] 电压表V1的示数和a、b间电压的有效值相同,滑片滑动时V1示数不变,选项A错误;电压表V2测量的电压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原、副线圈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故V2示数不变,V3示数为V2示数减去R0两端电压,两线圈中电流增大,易知R0两端电压升高,故V3示数减小,选项B错误;理想变压器U1I1=U2I2,则U1ΔI1=U2ΔI2,ΔI2>ΔI1,故U2<U1,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选项C错误;因I2增大,故知R减小,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选项D正确。 [答案] 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