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 广东电网公司信息化创先工作方案
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要求位列第一层面的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局2009年实现国内供电企业领先,并在201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创建先进供电企业的目标,省公司制定了通过安全生产、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经营绩效四个关键指标来度量总体目标的实现情况。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在第一阶段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并整合各业务系统,更加有效的帮助改善内部业务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手段;同时也稳步提高四大关键指标精度。
1.1.5.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
创建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是广东公司电网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南网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以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广东电网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根本所在。为此,广东电网公司发布了《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以下简称‘创先方案’),提出了创先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南网方略为统领,转变观念,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总结推广创先试点单位成功经验,本部带头、全员参与,主攻16个重点领域,推动安全生产、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和经营绩效等4个关键指标大幅提升,为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力供应和电力服务。
09年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营配一体化项目的试点单位,按照创先部署分阶段的完成各项任务,并于10年初完成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实用化验收,创造性的实现了将传统的配网生产、市场营销、配网工程规划建设等业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指导思想,通过营配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将营配资源和业务实现有机的一体化集成,从而实现营配数据共享和跨部门流程的无缝衔接,真正建立能够支撑供电企业?一站妥?能力的客户界面,并利用集成的配网实时运行信息服务于最终客户。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提升、业务优化和技术升级,并提高各项同业对标关键指标的业绩表现,达到省网公司创先工作的高标准要求。
1.1.6. 基本术语和一些约定
1.1.6.1. 术语:
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公共信息模型 CIS (Compon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组件接口规范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GDA(Generic Data Access) 通用数据访问 GES(Generic Eventing and Subscription) 通用事件和订阅 HSDA(High Speed Data Access) 高速数据访问 TSDA (Time Series Data Access) 时间序列数据访问
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可伸缩矢量图形
1.1.6.2.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网络协议符合如下通信标准要求:
1) IEEE802.2,IEEE802.3 2) TCP/IP 3) XML、HTTP
1.1.6.3.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应用层的数据交换支持如下标准要求:
1) IEC 61968系列标准: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 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2) IEC 61970系列标准: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3) IEC 61850系列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1.2.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1.2.1. 项目的目标、规模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将严格遵循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广东电网公司及其各业务职能部门出台的标准和规程等业务要求,为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项目管理的各项信息化支持。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建设以海量实施数据平台的数据为基础,开发综合了电网
运行信息和生产管理信息的应用系统,对电网运行模型信息进行集成展现。本项目的实施将为了解电网的全景信息提供技术基础,可在WEB上平滑浏览从500kV主网开始一直到10kV配网的全部图形和电网实时和历史运行信息,实现电力系统资源信息和设备管理信息的关联查询,并为线损四分实时量、供电可靠性实时统计、迎峰度夏用电管理等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1.2.2. 技术方案概述及特点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是在统一电网模型的基础上,对来自主网、配网各系统的业务数据、图形信息以及实时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满足各系统准实时数据交换、共享的平台。
平台实现模型、数据、图形管理以及展现、分析功能,实现各种新的基于海量实施数据平台的综合分析应用功能。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建设包含三部分内容:实时数据库,准实时数据服务平台和准实时信息展现。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它适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 限制的事务处理。实时数据库技术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数据库 技术来解决实时系统中的数据管理问题,同时利用实时技术为实时数据库提供时间驱动调度和资源分 配算法。然而,实时数据库并非是两者在概念、结构和方法上的简单集成。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 和应用特点,对实时数据模型、实时事务调度与资源分配策略、实时数据查询语言、实时数据通信等方面制定业务方案。
准实时数据展现以SVG图形为基础展示实时数据、设备台帐、设备缺陷等信息。电网运行模型信息集成展现系统通过海量实施数据平台获取SVG图形和数据,展示主网和配网的SVG图形,主配网的实时运行状态,以及历史运行记录;展现系统还将与生产系统接口,从生产系统中获取设备资产信息和缺陷记录。
1.2.3. 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
根据省公司项目建设的要求在3月份完成海量实时数据平台的可研和初设。
在11年9月份完成系统研发,并在年底完成进行系统培训和试运行工作。
广东电网公司在09年全面启动营配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试点单位完成一期建设的实用化验收工作。系统已覆盖配网生产、营销、计量自动化、配网工程等各项核心业务。按照在全省开展的业务流程再造创先工作,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结合省公司2011年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的内容,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开发工作共分为3个里程碑,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要求如下:
2011年3月份到达第一阶段里程碑,主要完成需求调研和设计工作; 2011年8月份到达第二阶段里程碑,主要完成设计开发、现场部署工作; 2011年9月份到达第三阶段里程碑,主要完成新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 2011年底前开展营配一体化系统2.0的试运行工作。 详见附录一。
1.2.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
1.2.4.1. 投资估算依据及方法
主要以现在硬软件的市场价格以及满足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正常资源消耗为前提,进行投资估算。
1.2.4.2. 资金筹措计划
1.本企业需自筹资金XXX万元。因本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管理软件在国内外收益较好,并且可以提供一些网络、软件系统等经常性服务项目,所以在企业总体财务规划下,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并可按软件开发分阶段使用。
2.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因自筹资金有限,需申请项目资金XX万元,作为项目研究开发及试用阶段补助。
1.2.5.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
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信息技术支持业务管理的发展?,其投资效益能明显的体现在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同时,其背后也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通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