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设计
写人要抓住特点
---人物动作描写的作用及方法
学习目标:
1、能够明确动作描写的作用。
2、能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学习重点: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在讲台做动作表演,要求学生猜成语“手舞足蹈”、“胸有成竹”。 二、引导学生明确概念
1、什么是动作描写(幻灯片)
动作描写 ---- 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 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动作描写的作用(幻灯片)
突出人物个性、心理,突出主题,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3、让两个比较矮的同学上讲台踮脚去触摸比他们高的黑板上边角,其它同学在下面认真观察,并写出他们整个过程的一系列动作。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归纳,动词有:走、举起、踮、扭动、摸等(从动词用的准不准确和写的传不传神两个角度评价)
三、出示例文,明确方法
方法一:分解动作,现过程。
1、出示例文一: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面,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其他的孩子则站在靠近边缘的地方,甚至勇敢地向下面小便,这种情景让我感到反胃,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走一步,再走一步》 (1)生发言
(2)师归纳:①爬;②贴近;③扒住;④抓住。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爬悬崖时小心冀冀的
的样子。
方法二:精选动词,显个性。
2、出示例文二:猪八戒急急忙忙地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 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大嘴巴就“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西游记》
选词填空:①弯;②趴 (1)生发言
(2)师归纳:“趴”字。效果:刻画了猪八戒“渴不择水”的传神形象。
方法三:添加修饰,表情态。
3、出示例文三:母亲就躲出去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听着我的动静。
原句: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动静——《秋天的怀念》 (1)师提问:例句与原句那句好 (2)生发言
(3)师归纳:形容词“悄悄地”、“偷偷地”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所以让儿子一人排遣或发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所以暗中关心儿子的动静。 .
方法四:巧用修辞,添神韵。
4、出示例文四: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 着的婴儿——《高老头》 (1)生发言
(2)师归纳: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老头贪婪的守财奴本性。
四、课堂小结,方法归纳
1、指导学生用快板形式的四种人物描写方法朗读一遍。
2、归纳写好人物动作四种方法的要求
(1)师提问
(2)生发言
1 / 2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设计
(3)师归纳并板书:
分解动作,现过程——多观察
精选动词,显个性——多观察
添加修饰,表情态——多积累
巧用修辞,添神韵——多积累
第二课时
五、播放视频,练习描写
1、播放公益广告:一个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在宴席上偷偷地把饺子放进口袋,在旁的儿子不停的提醒,神情非常尴尬。
2、写一写:
请结合所学方法,对父亲藏饺子过程进行描写,要求:(1)从“动作描写”方法中至少选出两种使用;(2)不少于40字
3、生写作
4、评一评:
(1)请大家按评价要求对以上作品进行展示 要求:
①用圈点勾画法,批注人物的动作描写
动词○ 修饰词[ ] 修辞手法 _
②结合所学方法指出文中的优点,有需要时可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
(2)生展示
(3)生互评,师点评
(4)生修改,师归纳
(5)生修改后再展示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细心观察他(她)的一举一动,用200字左右把他(她)习惯的细节动作记录下来,写好后,读给同学听,让同学们帮你评价一下。
八、板书设计:
多观察 分解动作,现过程 精选动词,显个性
添加修饰,表情态 多积累 巧用修辞,添神韵 2 / 2
相关推荐: